时间: 2025-04-27 23: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5:04
穷经知国更知兵,梁楚中间播此声。
唐幕亟招温处士,汉廷徐策董先生。
平时未识人贤否,用处方关国重轻。
露布便多机事少,寄书因到武昌城。
穷尽经书,了解国家事务,更懂得军事,梁、楚之间传扬着这样的声音。
唐朝急于召唤温处士,汉朝则有徐策和董先生。
平时并不知道人们的贤能与否,真正用到的时候才看出国事的轻重。
表面上似乎事情繁忙,实则实际事务很少,寄书的缘故正好送到了武昌城。
作者介绍:曹彦约,宋代诗人,风格深受古文运动影响,擅长抒情和咏史。其诗作常常结合历史人物和事件,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政治动荡和战乱频仍,作者借助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贤能之士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形成了一种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中的“穷经知国更知兵”表明诗人不仅关注国家的政治,还关注军事,显示出一种全面的视野。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唐朝和汉朝的贤士们,指出历史上对有才之士的重视,反映出诗人对于现状的无奈与对有识之士的渴望。
“平时未识人贤否”则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难识别出人们的真正才华,只有在国家危机时,才能显现出贤能之士的价值。这一深刻的观察,提醒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加关注身边的人才。
最后两句通过“露布便多机事少”,反映出表面繁忙却缺乏实质内容的现象,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全诗以寄书的方式结尾,象征着希望与传达,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关注国家治理与人才能的识别,表现出对历史贤士的敬仰与对现实政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穷经”是什么意思?
A. 深究经典
B. 忽略经典
C. 只看军事
“唐幕亟招温处士”中的“温处士”代表哪个历史时期的贤士?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诗中提到的“露布便多机事少”反映了什么现象?
A. 实际事务繁忙
B. 表面繁忙而实质少
C. 事务一切正常
答案:1.A,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