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15:56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如此生涯任转蓬,
几年漂泊羡归鸿。
凄凉落日荒山外,
黯澹愁云暮霭中。
业菊乍残秋色远,
岭梅将放雪光融。
枯肠索尽浑无事,
诗句粗成付碧筒。
这般生活就像无根的蓬草,
漂泊了好几年,羡慕归来的鸿雁。
凄凉的落日映照着荒山之外,
愁苦的云彩笼罩着昏暗的暮霭。
晚菊刚刚残败,秋色已远,
山岭上的梅花将要绽放,雪光融化。
肚子里的愁绪已经耗尽,毫无事情可做,
诗句勉强写成,寄托在青筒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通过诗词抒发个人的漂泊与思乡之情。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冬至时节,诗人因滞留桂阳而感慨万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怀念。冬至象征了阴阳的交替,带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这首诗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如此生涯任转蓬”作为引子,展示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生动地呈现了他对于家乡的羡慕与渴望。通过“几年漂泊羡归鸿”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境遇与那自由翱翔的鸿雁相对比,显得更加凄凉与无助。
接下来的两句“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则通过落日与荒山,愁云与暮霭的意象,深化了这种忧愁的氛围。落日的凄凉与愁云的黯淡,形成了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秋天的菊花与即将开放的梅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进一步映衬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则是诗人对创作状态的自嘲,内心的愁苦使得他无法静心创作,诗句的流露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表达。整首诗以感伤的情感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在孤独漂泊中的思考与感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漂泊与思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孤独的感受,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转蓬”比喻什么?
诗人羡慕的对象是?
“凄凉落日”所传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彦约的《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曹诗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孤独,而杜诗则通过战乱描绘家国沦丧,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背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