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40:56
丁未慈恩盛,从容最后来。
一从辞墨绶,三徙入鸟台。
记动时方好,持衡去不回。
恩荣频出綍,晚遇有馀哀。
丁未年间,慈恩如盛,安然地走到了最后时刻。 一旦告别了文官的绶带,三次迁居到鸟台之上。 回忆起当年美好的时光,手里的称量已无法再回头。 恩宠和荣誉不断加身,而我在晚年的时候却感到无尽的哀伤。
曹彦约,生活在宋代,是一位以抒情见长的诗人。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著称,擅长描写人生的悲欢离合。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之际,表达了对过往荣华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正值人生的转折点,诗人以淡淡的哀伤,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丁未慈恩盛”的开篇,交代了诗人在当时的地位与荣华,接着以“从容最后来”展现了他面对人生终点时的从容淡定。这种从容并非对生命的无所谓,而是对过去的领悟与接受。
“一从辞墨绶,三徙入鸟台”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告别,选择隐退。这里的“鸟台”象征着一种自由与宁静,诗人似乎在寻找内心的安宁。接下来的“记动时方好”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持衡去不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往往一旦做出选择,就无法回头。而最后两句“恩荣频出綍,晚遇有馀哀”则明显流露出对晚年生活的无奈与哀伤,虽然有恩宠与荣华,却难掩心中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思考。诗人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令读者感到深思与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荣华的反思与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表现出作者在面对人生终点时的从容与淡泊。诗人以个人经历为线索,深入探讨了功名与人生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中的“鸟台”象征什么?
A. 官场
B. 隐居生活
C. 荣华富贵
D. 归乡
“持衡去不回”意指什么?
A. 能够随意选择
B. 一旦选择,便无法回头
C. 随心所欲
D. 不再回忆
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态度是?
A. 愉快
B. 哀伤
C. 无所谓
D.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