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宴河亭》

时间: 2025-04-26 04:46:42

诗句

柳摆轻丝拂嫩黄,槛前流水满池塘。

一筵金翠临芳岸,

四面烟花出粉墙。

舞袖逐风翻绣浪,歌尘随燕下雕梁。

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42

原文展示:

春宴河亭
作者: 刘兼 〔唐代〕

柳摆轻丝拂嫩黄,
槛前流水满池塘。
一筵金翠临芳岸,
四面烟花出粉墙。
舞袖逐风翻绣浪,
歌尘随燕下雕梁。
蛮笺象管休凝思,
且放春心入醉乡。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宴会在河边亭子上,
柔软的柳枝轻拂着嫩黄的芽,
栏杆前的流水满满地流入池塘。
一席金色和翠色的宴席映照着芳香的岸边,
四周的烟花在粉色的墙壁上绽放。
舞袖随风翻飞如绣浪,
歌声随燕子下飞的雕梁而飘扬。
不要在纸上用笔思索,
让我们把春天的心情放入醉人的乡境。

注释:

  • 轻丝:形容柳枝轻柔如丝,带有春天的生机。
  • 槛前:栏杆前,指亭子的前面。
  • 金翠:指宴席上的美丽装饰,金色与翠色交相辉映。
  • 粉墙:粉刷过的墙壁,寓意美丽的环境。
  • 舞袖:舞者的衣袖,象征舞蹈的优美。
  • 歌尘:歌声和尘土,形容歌声的飘渺和环境的宁静。
  • 蛮笺:指的是用来写诗的纸张,象征着创作。
  • 醉乡:沉醉于美好春天的氛围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的宴会场景,展现了人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中享受美好生活的情景,反映了唐代社会繁荣与人们追求欢乐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春宴河亭》是一首描绘春天宴会的佳作。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柳树和流水,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春日气息。柳条轻轻摆动,嫩黄的新芽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令人心生向往。诗中“金翠”与“芳岸”的对比,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场景,宴席的华丽与自然的和谐相得益彰。

接下来的描绘中,舞者的衣袖在风中飞舞,歌声随燕子下飞而飘扬,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气氛与动感。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宴的现场,感受那份欢愉与自由。

最后两句则转向思考与放松,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思索与对生活的热爱,呼吁人们在美丽的春天中放下顾虑,尽情享受生活。这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热爱,正是唐代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深思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摆轻丝拂嫩黄:描绘春天的柳树轻柔摇曳,嫩黄的柳芽象征着春的生机。
  • 槛前流水满池塘:栏杆前的流水满盈,营造出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 一筵金翠临芳岸:宴席上的金色与翠色装饰,映衬着芳香的岸边,显现出宴会的华丽。
  • 四面烟花出粉墙:四周盛开的烟花在粉色墙壁映衬下,形成一幅绚丽的画面。
  • 舞袖逐风翻绣浪:舞者的衣袖随风翻飞,如同绣制的浪花,表现出动感与优美。
  • 歌尘随燕下雕梁:歌声随燕子飞下的雕梁飘荡,表现出宴会的欢乐。
  • 蛮笺象管休凝思:不要在纸上思考,表达了对创作的反思与放下。
  • 且放春心入醉乡:让我们把春天的心情投入醉人的氛围,体现了对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袖”比作“绣浪”,生动形象。
  • 拟人:柳树、流水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金翠”与“芳岸”,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春日宴会的欢乐气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传递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快乐与放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生机与柔和。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金翠:象征丰盛与华丽,反映宴会的奢华。
  • 烟花:象征欢乐与庆祝,体现节日的气氛。
  • 舞袖:象征动感与活力,展现女性的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丝”是指什么?

    • A. 柳枝
    • B. 细雨
    • C. 风声
    • D. 细草
  2. “蛮笺象管休凝思”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思索
    • B. 享受
    • C. 焦虑
    • D. 忧伤
  3. 诗中描写的宴会场景主要强调了哪种氛围?

    • A. 寂静
    • B. 欢乐
    • C. 悲伤
    • D. 紧张

答案:

  1. A. 柳枝
  2. B. 享受
  3. B. 欢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春宴河亭》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乡,而后者则强调了宴会的欢愉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刘兼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送顾非熊下第归越 送徐州韦仅行军 罢武功县将入城 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寄主客刘员外(禹锡) 秋中夜坐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二十三 别胡逸 夜宴太仆田卿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包含嫌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返开头的成语 瘦羊博士 田字旁的字 志骄意满 以杀去杀 示字旁的字 跨世 偬卒 谭言微中 一气呵成 铢寸累积 赤字旁的字 荒唐不经 拔刀相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