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8
玉烛花
袅袅香英三四枝,
亭亭红艳照阶墀。
正当晚槛初开处,
却似春闱就试时。
少女不吹方熠爚,
东君偏惜未离披。
夜深斜倚朱栏外,
拟把邻光借与谁。
这首诗描绘的是几枝香气四溢的玉烛花,娇艳的花朵在台阶上显得格外美丽。此时正值夜晚,窗外正好打开,花朵的美丽宛如准备参加春闱的学子。年轻少女不主动吹奏乐曲,却显得光彩照人,东风(春天的象征)却偏偏不愿让花瓣随风飘落。夜深时分,诗人倚靠在朱红的栏杆外,心中想着要把这美丽的光辉借给谁呢?
诗中提到“春闱”,与古代科举制度密切相关,春闱是指春天举行的科举考试,象征着对美好前景的期待和追求。
刘兼,唐代诗人,其诗以清新婉约著称,题材多样,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玉烛花》创作于盛唐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女性美的赞美,诗中蕴含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
《玉烛花》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唐诗,诗中通过描绘玉烛花的光彩与香气,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青春的感慨。开篇的“袅袅香英三四枝”便带出了温柔的氛围,仿佛花香就在身边萦绕。而“亭亭红艳照阶墀”则形象地刻画了花的姿态和颜色,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鲜艳的花朵映衬在台阶上,光彩夺目。
诗人巧妙地将花与少女的美丽形象结合在一起,尤其在“少女不吹方熠爚”一句中,花朵的美丽就如同少女的青春,散发着独特的光辉。“东君偏惜未离披”则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柔与怜惜,似乎在暗示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夜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尤其在“拟把邻光借与谁”中,诗人将这种美好分享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诉说着对友情与爱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分享美好感受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玉烛花》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刘兼
d) 白居易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a) 夏
b) 秋
c) 冬
d) 春
诗中提到的“春闱”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科举考试
c) 农田耕作
d) 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