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25
剑关云栈乱峥嵘,
得丧何由险与平。
千载龟城终失守,
一堆鬼录漫留名。
季年必不延昏主,
薄赏那堪激懦兵。
李特后来多二世,
纳降归拟尽公卿。
在剑关的云栈上,景象显得混乱而险峻,
胜败究竟是由险恶还是平坦决定的呢?
千年之久的龟城最终还是失去了防守,
留下的只是无数鬼魂的记录,名声散落。
季年之内,昏庸的君主必然不会长久,
微薄的赏赐怎能激励那些懦弱的士兵?
李特后来成为了两代的统治者,
投降归附的谋士们妄图尽取公卿的权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李特是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的父亲,诗中提到的“纳降归拟尽公卿”指的是李世民在平定叛乱后吸纳投降的将领,意在反映历史的反复与权力的变迁。
作者介绍:
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关注政治、战争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以剑关与龟城为背景,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世事沧桑的思考。
《蜀都道中》是一首反映历史沧桑与时局变迁的诗作。通过描绘剑关和龟城的险峻与失守,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动荡和英雄无奈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剑关云栈”引入,极具视觉冲击力,激发了读者对险峻地形和纷乱局势的想象。接下来的“得丧何由险与平”,则通过哲学性的反思,探讨了胜负的根源,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展示了对古代名将李特的复杂情感。虽然李特最终成为了两代的统治者,但诗中暗含着对权力与忠诚的质疑。诗的最后两句则点出了士兵的懦弱与昏庸君主的薄赏,反映了士气低落的现实。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深刻,也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排比,使得整首诗韵律感强烈,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如“剑关云栈”与“千载龟城”)、排比(如“薄赏那堪激懦兵”),以及隐喻与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权力的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士人忠诚的反思。诗人在对古代历史的追忆中,传达了对当下政治的警惕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剑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河南
C. 山西
“李特后来多二世”中的“二世”是指什么?
A. 两代统治者
B. 两次战斗
C. 两个国家
诗中提到的“薄赏”指的是什么?
A. 丰厚的奖励
B. 微薄的奖金
C. 失败的惩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兼的《蜀都道中》更关注历史的失落与变化,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友情与送别的情感。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