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龟胜寺枸杞大如椽陈日华发其根而枯堂犹以地》

时间: 2025-05-10 03:35:28

诗句

地仙蜕骨归何许,独有梭花三四树。

鹿头风月夜三更,老厖吠入青云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35:28

原文展示:

龟胜寺枸杞大如椽
陈日华发其根而枯
堂犹以地
地仙蜕骨归何许,
独有梭花三四树。
鹿头风月夜三更,
老厖吠入青云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自然和超脱的场景。龟胜寺的枸杞树长得像槌子一样大,尽管被陈日的阳光晒得根部枯萎,寺堂依然依偎在大地之上。地仙们的灵魂蜕去,不知道归往何处,唯有那几棵梭花树孤独地存在。夜深人静,风月交织,鹿头在三更时分的夜空中狼狈奔逃,似乎在向青云呼喊。

注释:

  • 蜕骨:指脱去旧的身体,象征着超脱与再生。
  • 梭花:一种植物,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孤独。
  • 老厖:古代对于野兽的称呼,这里指代一种有灵性的动物。

典故解析:

  • 地仙:传说中的一种仙人,修道成仙的人,象征着追求超脱和长生不老的理想。
  • 鹿头:可能象征着灵性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种对自然深切的感悟之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与自然法则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合了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诗中“龟胜寺”的枸杞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对自然的依赖,而“地仙蜕骨”则引发了对超脱与归属的深思。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时候,常常流露出对生死、存在的哲学思考。通过老厖的吠叫,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顺应和对超脱的渴望。在“风月夜三更”中,诗人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结合,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感伤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仙蜕骨归何许:提问地仙们的归宿,表达对灵魂去向的困惑。
  2. 独有梭花三四树:强调孤独,只剩下几棵梭花树,象征生命的孤寂。
  3. 鹿头风月夜三更:描绘夜深时的宁静与不安。
  4. 老厖吠入青云去:老厖的吠叫似乎在向高空呼喊,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枸杞大如椽”形象地描绘植物的茁壮。
  • 拟人:老厖的吠叫赋予动物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思考和对超脱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联系。

意象分析:

  • 龟胜寺:象征着静谧与历史,暗示了人类的渺小。
  • 梭花:代表孤独和坚韧的生命力。
  • 老厖:象征着与自然的关系和对自由生存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地仙蜕骨”是什么意思? A. 地仙变成动物
    B. 地仙超脱而去
    C. 地仙生病

  2. 诗中提到的“梭花”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繁荣
    C. 快乐

  3. “老厖吠入青云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渴望自由
    C.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与洪咨夔的《龟胜寺枸杞》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前者侧重于山水的静谧,后者则体现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二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阁鸦行 饭金鸡驿 次奢香驿因咏其事 西畴课农 踏莎行四首 其二 踏莎行四首 其一 南歌子四首 其四 南歌子四首 其三 南歌子四首 其二 南歌子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暴令 快心遂意 包含省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博览古今 骋暴 目字旁的字 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取民愈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弓字旁的字 搀行夺市 丹心赤忱 霄涂 包含合的词语有哪些 屠门大嚼 君开头的成语 隶字旁的字 胆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