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2:55
唐时三月十八雪,况复今年多一旬。万紫千红浑过尽,荼蘼满架与争春。
在唐代的三月十八日下雪了,而今年的雪竟然多了一旬。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经凋谢,唯有荼蘼花在架上争相与春天斗艳。
“荼蘼”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生命的勃发和生机。唐代的三月十八下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春天的迟到和自然节奏的错位。
洪咨夔,字宗澄,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生于江西,后移居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擅长描绘春夏秋冬的变换。
这首诗写于春天,却恰逢罕见的降雪。诗人用雪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雪叹二绝》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唐时三月十八雪”,立刻引起读者对历史的联想,唐代的文化盛世与诗人的抒怀形成对比。接着,“况复今年多一旬”则揭示了当下的异常,表现出春天的迟到和意外的天气。这一方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人们对生命与希望的渴望。
“万紫千红浑过尽”,表达出春天花开的繁华已然逝去,这种对生命轮回的感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脆弱。最后一句“荼蘼满架与争春”则是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尽管前面已经失去了一切,仍然有新的生命在努力绽放,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希望交织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迟到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美好的珍惜与期待。即使环境变化无常,生命仍在顽强地绽放,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诗中提到的“荼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天气
C. 一种节日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冬天的赞美
诗中“万紫千红浑过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命的无常
B. 春天的美好
C. 雪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