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月二十日作》

时间: 2025-04-23 13:45:57

诗句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

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

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

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

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

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

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

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

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45:57

原文展示: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白话文翻译:

我盖着厚厚的被子和垫子,覆盖着衰老的身体。半夜突然泪流满面,再也照顾不到我的亲人。不久漏声停止,官员报告今天是国家的忌日。清晨骑马外出,溪水上的冰薄薄地闪着光。路旁饥饿受冻的人们,面色非常悲苦。我虽然饱暖却未察觉,羞愧地面对黄州的百姓。古代的贤人最终都是养尊处优,往往归隐。是谁让我为了妻子儿女,白发苍苍还在外奔波。修身和行道,我多愧于古代的人。

注释:

  • 重衾又重茵:衾,被子;茵,垫子。指盖着厚厚的被子和垫子。
  • 衰孏身:衰老的身体。
  • 涕泗:眼泪和鼻涕,形容极度悲伤。
  • 残漏歇:漏,古代计时器;歇,停止。指夜深时分,计时器的水声停止。
  • 国忌辰:国家的忌日,指重要的纪念日。
  • 凌旦:清晨。
  • 溪冰薄潾潾:溪水上的冰薄薄地闪着光。
  • 悲辛:悲苦。
  • 黄州民:黄州的百姓。
  • 终禄养:养尊处优。
  • 归隐沦:归隐。
  • 修身与行道:修身养性,行道立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语言简练。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禹偁晚年,当时他因政治斗争被贬至黄州。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忌日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晚年仍在外奔波的无奈和对古代贤人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作者自己的饱暖与路旁饥冻者的悲苦,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诗中“重衾又重茵”与“路傍饥冻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的羞愧之情。“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一句,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王禹偁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衾又重茵:通过“重衾”和“重茵”的重复,强调了作者的饱暖。
  • 盖覆衰孏身:“衰孏身”形容作者的衰老,与前面的饱暖形成对比。
  • 中夜忽涕泗:“涕泗”表达了作者的悲伤,突出了对亲人的思念。
  • 无复及吾亲:“无复及”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无法照顾的无奈。
  • 须臾残漏歇:“残漏歇”指夜深时分,计时器的水声停止,引出国忌辰的背景。
  • 吏报国忌辰:“国忌辰”是国家的重要纪念日,增加了诗的庄重感。
  • 凌旦骑马出:“凌旦”指清晨,表达了作者的早起和忙碌。
  • 溪冰薄潾潾:“溪冰薄潾潾”形容清晨的寒冷,增加了诗的意境。
  • 路傍饥冻者:“饥冻者”与作者的饱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颜色颇悲辛:“悲辛”形容饥冻者的悲苦,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饱暖我不觉:“不觉”表达了作者对饱暖的麻木,增加了羞愧之情。
  • 羞见黄州民:“羞见”表达了作者对黄州百姓的羞愧。
  • 昔贤终禄养:“终禄养”指古代贤人的养尊处优,表达了作者的向往。
  • 往往归隐沦:“归隐沦”指归隐,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谁教为妻子:“谁教”表达了作者对家庭责任的无奈。
  • 头白走风尘:“头白”形容作者的衰老,“走风尘”表达了作者的奔波。
  • 修身与行道:“修身”和“行道”指修身养性和行道立德,表达了作者的自我要求。
  • 多愧古时人:“多愧”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愧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作者的饱暖与路旁饥冻者的悲苦形成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拟人:“溪冰薄潾潾”将溪冰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意境。
  • 对仗:“重衾又重茵”和“路傍饥冻者”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对比作者的饱暖与路旁饥冻者的悲苦,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 重衾又重茵:象征作者的饱暖。
  • 衰孏身:象征作者的衰老。
  • 涕泗:象征作者的悲伤。
  • 残漏歇:象征夜深时分。
  • 国忌辰:象征国家的庄重纪念日。
  • 溪冰薄潾潾:象征清晨的寒冷。
  • 饥冻者:象征社会的不公。
  • 黄州民:象征黄州的百姓。
  • 终禄养:象征古代贤人的养尊处优。
  • 归隐沦:象征隐居生活。
  • 头白走风尘:象征作者的奔波。
  • 修身与行道:象征修身养性和行道立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衾又重茵”指的是什么? A. 厚厚的被子和垫子 B. 轻薄的被子和垫子 C. 单薄的被子和垫子 D. 厚重的被子和垫子

  2. 诗中“路傍饥冻者”与作者的什么形成对比? A. 饱暖 B. 饥饿 C. 寒冷 D. 温暖

  3. 诗中“昔贤终禄养”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贤人的养尊处优 B. 古代贤人的隐居生活 C. 古代贤人的奔波生活 D. 古代贤人的修身养性

  4. 诗中“头白走风尘”指的是什么? A. 作者的奔波 B. 作者的隐居 C. 作者的养尊处优 D. 作者的修身养性

答案:

  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村行》、《点绛唇》等,都体现了他的质朴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但王禹偁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王禹偁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蓬莱·正香茱试紫 醉蓬莱(送汤) 醉蓬莱 醉蓬莱(秀城元夕) 醉蓬莱 醉蓬莱(天宁节作) 醉蓬莱 丁丑首春归故山,和中仙 醉蓬莱 戊午人日为曹曹溪广文寿 醉蓬莱 虎邱月夜见有贵官呵止游人者戏填此词 醉蓬莱 碧山庄看杜鹃秦以新太翁留饮花下有怀对岩检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贾田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家公 巳字旁的字 逸稿 马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西狩获麟 宂下 人来客去 历筭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赤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