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3: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3:27:08
原文展示:
麟丧虚灵囿,凤衰空帝梧。 陶熔存庶汇,霖雨润寰区。 旧疏同伊训,遗章入禹谟。 九原何所恨,犹未灭匈奴。
白话文翻译:
麒麟在虚幻的灵囿中逝去,凤凰在空荡的帝梧上衰落。 陶冶熔铸了众多的百姓,如霖雨滋润了广大的区域。 旧时的疏奏如同伊尹的训诫,遗留的篇章进入了禹的谟策。 九泉之下有何遗憾,仍是未能消灭匈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社会现实,反对浮华的文风。这首诗是为追悼魏国公赵普而作,赵普是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曾任中书令,对北宋的建立和稳定有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普去世后,王禹偁为其所作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赵普的深切哀悼,以及对其政治成就的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麒麟、凤凰等神兽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赵普的去世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诗中的“陶熔存庶汇,霖雨润寰区”赞美了赵普对百姓的教化和对国家的贡献。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赵普未能完成消灭匈奴的遗愿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赵普的哀悼和对其政治成就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赵普未竟事业的遗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麟丧”比喻什么? A. 贤人去世 B. 国家衰败 C. 战争失败 D. 自然灾害
“陶熔存庶汇”中的“陶熔”比喻什么? A. 教育 B. 战争 C. 贸易 D. 娱乐
诗中的“九原何所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赵普的赞美 B. 对赵普的遗憾 C. 对国家的忧虑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