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时间: 2025-05-21 06:24:59

诗句

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

未妨静处闲观,要知二五即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24:59

原文展示:

人情自尔变迁,此道不渝燥湿。未妨静处闲观,要知二五即十。

白话文翻译:

人们的情感自然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但这条道理却始终不变,无论是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不妨在安静的地方悠闲地观察,要知道“二五”其实就是“十”。

注释:

  • 人情自尔变迁:人们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随着时间而变化。
  • 此道不渝燥湿:这条道理(指某种不变的真理或原则)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干燥还是湿润)而改变。
  • 未妨静处闲观:不妨在安静的地方悠闲地观察。
  • 要知二五即十:要知道“二五”其实就是“十”,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某种简单的事实或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对友人周畏的回应,表达了对人情世故变迁的看法,以及对某种不变道理的坚持。诗中“二五即十”可能是在强调某种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人情的变迁与不变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洞察和对恒常真理的坚持。诗中的“二五即十”可能是在用数学的简单事实来比喻生活中的某种简单而重要的道理,强调了即使在复杂多变的人情世故中,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是不变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人情自尔变迁”直接点出了人情的多变性,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现象。
  • 第二句“此道不渝燥湿”则提出了一个对比,即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某些道理或原则是不变的。
  • 第三句“未妨静处闲观”建议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悠闲地观察和思考。
  • 第四句“要知二五即十”用一个简单的数学事实来比喻某种简单而重要的道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人情自尔变迁”与“此道不渝燥湿”的对比,突出了不变的道理。
  • 比喻:“二五即十”用数学的简单事实来比喻生活中的某种简单而重要的道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在多变的人情世故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道理是不变的,这些不变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和坚持。

意象分析:

  • “人情自尔变迁”:人情的多变性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 “此道不渝燥湿”:不变的道理是一个抽象的意象,强调了某些原则的恒常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二五即十”是什么意思? A. 数学事实 B. 人生哲理 C. 社会现象 D. 自然规律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对于不变道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探讨了不变的道理,但角度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张栻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湖上亭作 别何员外 送孟校书往南海(一作别孟校书) 漫酬贾沔州 樊上漫作 刘侍御月夜宴会 宿丹崖翁宅 酬裴云客 漫问相里黄州 喻常吾直(时为摄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猛虎离山 牙字旁的字 洽博 包含峯的词语有哪些 禁圃 月字旁的字 士穷见节 牛字旁的字 三折其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啮檗吞针 羣萌 彼弃我取 夹缠 折文旁的字 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有口无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