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疏散履穿东郭》

时间: 2025-07-27 20:49:35

诗句

疏散履穿东郭,流离马没蓝关。

瓜洲谁问卧袁安。

孤负新年月半。

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

无知儿女不知寒。

冰箸掌中争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0:49:35

原文展示:

西江月·疏散履穿东郭 陈德武 〔宋代〕

疏散履穿东郭,流离马没蓝关。瓜洲谁问卧袁安。孤负新年月半。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无知儿女不知寒。冰箸掌中争看。

白话文翻译:

我像东郭先生一样穿着破履,流离失所的马儿在蓝关迷失。在瓜洲,谁会关心像袁安那样卧病的人呢?我辜负了新年的半个月光。铁瓮变成了银瓮,金山被看作玉山。无知的孩子们不知道寒冷,在手掌中争相观看冰箸。

注释:

  • 疏散:形容衣履破旧。
  • 履穿东郭:指东郭先生,古代寓言中的人物,因贫穷而履穿。
  • 流离:流浪,漂泊。
  • 马没蓝关:马在蓝关迷失,比喻旅途的艰难。
  • 瓜洲:地名,位于江苏省。
  • 卧袁安:袁安是东汉时期的官员,因病卧床,此处比喻自己卧病。
  • 孤负:辜负。
  • 铁瓮、银瓮、金山、玉山:比喻财富或地位的变化。
  • 无知儿女:指年幼的孩子。
  • 冰箸:冰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含蓄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流离失所、生活困顿的境遇,通过对东郭先生、袁安等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描绘了诗人的困顿生活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疏散履穿东郭”和“流离马没蓝关”直接描绘了诗人的贫困和流离,而“瓜洲谁问卧袁安”则表达了对社会冷漠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财富和地位变化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无奈和失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散履穿东郭”:直接描绘诗人的贫困,借用东郭先生的典故。
  • “流离马没蓝关”:通过马的迷失比喻诗人的流离失所。
  • “瓜洲谁问卧袁安”:借用袁安的典故,表达对社会冷漠的感慨。
  • “孤负新年月半”:表达了对新年的失望和无奈。
  • “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通过比喻,表达财富和地位的变化。
  • “无知儿女不知寒”: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孩子们无知无觉的感慨。
  • “冰箸掌中争看”: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
  • 对比:如“无知儿女不知寒”。
  • 典故:如“疏散履穿东郭”和“瓜洲谁问卧袁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的困顿生活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贫困、流离、社会冷漠等现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疏散、履穿、流离、马没、瓜洲、卧袁安、铁瓮、银瓮、金山、玉山、无知儿女、冰箸。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的困顿生活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具体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冷漠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疏散履穿东郭”中的“东郭”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名
  2. “瓜洲谁问卧袁安”中的“袁安”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历史人物 C. 虚构人物
  3. “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表达了诗人的困顿生活和对现实的无奈。
  • 白居易的《卖炭翁》: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陈德武的《西江月·疏散履穿东郭》: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困顿生活和对现实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加直接和激烈,而陈德武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宋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盛山十二诗。上士瓶泉(为柳律师置) 盛山十二诗。琵琶台 盛山十二诗。盘石磴 盛山十二诗。茶岭 盛山十二诗。胡卢沼 盛山十二诗。桃坞 盛山十二诗。梅谿 盛山十二诗。宿云亭 盛山十二诗。绣衣石榻(为温侍御置) 盛山十二诗。竹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浮瓜沈李 漆器 佞道 门隶 单耳刀的字 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半开头的成语 笃定泰山 方字旁的字 不当人子 交浅不可言深 断还归宗 无字旁的字 云愁雨怨 瓜字旁的字 先士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