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1: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1:05:07
原文展示:
当对酒 范云 〔南北朝〕
对酒心是足。 故人来共持。 方悦罗衿解。 谁念发成丝。 狗性良为达。 求名本自欺。 迨君当歌日。 及我倾樽时。
白话文翻译:
面对美酒,心情已满足。 老朋友来,一起举杯。 正高兴衣带松开, 谁会想到头发已成丝。 狗的本性是忠诚, 追求名声本就是自欺。 等到你唱歌的时候, 就是我倾杯畅饮的时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云(约450-503),字彦龙,南朝宋、齐、梁时期文学家,以诗文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云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人生、友情和名利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酒、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描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酒、友情和时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诗中“对酒心是足”和“故人来共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而“谁念发成丝”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迨君当歌日,及我倾樽时”则强调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不受名利束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对当下生活的享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谁念发成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狗性良为达”中的“狗性”比喻什么? A. 人的本性 B. 狗的忠诚 C. 名利的追求 D. 简单的生活
诗中“求名本自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友情的珍视 B. 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名利的淡漠 D. 简单生活的向往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