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

时间: 2025-07-12 23:14:17

诗句

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路带长安迢递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3:14:17

原文展示:

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 卢仝 〔唐代〕

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路带长安迢递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白话文翻译:

在淮河上游的客人们心情特别冷落,南方的春天来得早,客人们的心情又如何呢? 不要说没有信使来传递相思之情,在回雁峰前正好可以寄信。 南方的山水景色激发了创作灵感,让我有了新诗可以寄给你。 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急速前行,多半不会追上使君的信件。

注释:

  • 淮上:指淮河上游地区。
  • 客情:旅客的心情。
  • 殊:特别。
  • 蛮方: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
  • 回雁峰:山峰名,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
  • 寄书:寄信。
  • 生时兴:指景色激发创作灵感。
  • 长安:唐朝首都,今陕西省西安市。
  • 迢递:遥远。
  •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字玉川,唐代诗人,与韩愈、孟郊等人为友,其诗风格独特,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是卢仝为友人萧二十三赴歙州(今安徽歙县)结婚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有游历和交友,诗中提到的“淮上”和“蛮方”反映了唐代的地理和文化多样性。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其新婚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淮上”和“蛮方”的客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萧二十三的深切思念。诗中“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一句,巧妙地利用了“回雁峰”这一地理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通过书信传递相思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南方山水生时兴”和“路带长安迢递急”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南方美景的赞美,又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对其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客何如。”

    • 首句通过“淮上”和“蛮方”的地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心情的关切。
    • “殊冷落”形容客人在淮上的心情特别冷落,而“春早”则暗示南方春天的早到,客人的心情可能会有所不同。
  2. “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

    • 诗人安慰友人,即使没有信使,也可以通过书信传递相思之情。
    • “回雁峰”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意象,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和可信度。
  3.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 诗人通过“南方山水”激发创作灵感,有了新诗可以寄给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创作的喜悦。
  4. “路带长安迢递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 最后一句通过“长安”和“迢递急”的对比,暗示了友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以及诗人对其书信能否及时到达的担忧。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地理和情感的对比,如“淮上”与“蛮方”,“冷落”与“春早”,增强了诗句的张力。
  • 拟人:“回雁峰前好寄书”中的“回雁峰”被拟人化,仿佛是一个可以传递书信的使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淮上”对“蛮方”,“相思”对“寄书”,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通过地理和情感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友人旅途的艰辛和自己的关切,同时利用书信这一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上:指淮河上游地区,代表了北方。
  • 蛮方: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代表了南方。
  • 回雁峰:山峰名,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象征着传递书信的地方。
  • 长安:唐朝首都,代表了诗人所在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回雁峰”位于哪个省份? A. 湖南省 B. 湖北省 C. 江西省 D. 广东省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直接表达 B. 通过书信 C. 通过诗歌 D. 通过礼物

  3. 诗中的“蛮方”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卢仝此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但卢仝的诗更多地利用了地理意象和书信这一媒介,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卢仝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行香子 行香子 行香子 行香子 其四 题读易图 行香子 行香子 行香子·春思 行香子 遣兴 行香子(永州为魏深甫寿) 行香子 忆师父训号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洽闻强记 黹字旁的字 盘儿 千尺 方字旁的字 脉脉无言 涕泪交加 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徒有其表 辛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不藏不掖 包含景的成语 鹿藿 青字旁的字 睡息 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季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