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4:50
秋霁
作者: 崔道融 〔唐代〕
雨霁长空荡涤清,
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
时有惊鱼掷浪声。
经过雨水洗刷,天空变得清澈宽广,
远处的山峰初露面目,名字却未知。
夜晚江面上悬挂着弯月,
偶尔传来惊鱼跃起的浪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道融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世称“诗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正值雨后,表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诗人内心的淡泊情怀。
崔道融的《秋霁》以清新而宁静的意境,展现了雨后秋天的自然美。开头的“雨霁长空荡涤清”描绘了雨水过后,天空的明净与辽阔,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远山初出未知名”,诗人透过自然景象引发人们对未知的遐想,表现出一种探索的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
“夜来江上如钩月”则引入了夜晚的宁静,月亮的形态如钩,增加了诗的意象美感。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动态与静谧结合,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作品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诗人潇洒淡泊的性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雨后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如钩月”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一自然现象表达了清新宁静的意境?
诗中的“惊鱼”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崔道融的《秋霁》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意境,但前者着重自然景象的描写,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深入理解崔道融的《秋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