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霁》

时间: 2025-04-27 01:34:50

诗句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4:50

原文展示:

秋霁
作者: 崔道融 〔唐代〕

雨霁长空荡涤清,
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
时有惊鱼掷浪声。


白话文翻译:

经过雨水洗刷,天空变得清澈宽广,
远处的山峰初露面目,名字却未知。
夜晚江面上悬挂着弯月,
偶尔传来惊鱼跃起的浪声。


注释:

字词注释:

  1. :雨停,天气转晴。
  2. 荡涤:洗净、清澈的意思,这里形容天空的清新。
  3. 未知名:指远山的名字不为人知。
  4. 如钩月:形容月亮弯曲如钩。
  5. 惊鱼:因水波而惊动的鱼。

典故解析:

  • 本诗描写的是秋天的夜景,结合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如钩月”这一意象常见于古诗,常用以描绘月亮的形态,传达出诗人对夜晚静谧氛围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道融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世称“诗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正值雨后,表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诗人内心的淡泊情怀。


诗歌鉴赏:

崔道融的《秋霁》以清新而宁静的意境,展现了雨后秋天的自然美。开头的“雨霁长空荡涤清”描绘了雨水过后,天空的明净与辽阔,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远山初出未知名”,诗人透过自然景象引发人们对未知的遐想,表现出一种探索的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

“夜来江上如钩月”则引入了夜晚的宁静,月亮的形态如钩,增加了诗的意象美感。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的动态与静谧结合,给人以生机与活力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作品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诗人潇洒淡泊的性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霁长空荡涤清:经过雨水洗净,天空显得特别广阔和清澈。
  2. 远山初出未知名:远处的山峰刚刚露出,名字却不为人知,给人一种神秘感。
  3. 夜来江上如钩月:夜晚江面上挂着弯曲的月亮,描绘出夜晚的静谧。
  4. 时有惊鱼掷浪声: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激起浪花,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钩月,将月亮比作钩子,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雨后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洗净与重生。
  2. 长空:象征广阔、自由。
  3. 远山:象征神秘与无尽的探索。
  4. 钩月:象征静谧与美好。
  5. 惊鱼:象征生动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钩月”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2. 诗人通过哪一自然现象表达了清新宁静的意境?

    • A. 雪
    • B. 雨
    • C. 风
  3. 诗中的“惊鱼”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跳跃的鱼
    • B. 游泳的鱼
    • C. 静止的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崔道融的《秋霁》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意境,但前者着重自然景象的描写,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深入理解崔道融的《秋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河上寄故人 送海州姚别驾 送戴迪赴凤翔幕府 送客游江南 赠别华阴道士 寄哥舒仆射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赠兖州孟都督 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 送康洗马归滑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道消乏 幾字旁的字 隔行如隔山 虫字旁的字 南明 页字旁的字 鱼游釜中 朽索驭马 制治 丨字旁的字 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藏龙卧虎 识结尾的成语 理七 革图易虑 虎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失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