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应令诗》

时间: 2025-07-27 09:25:19

诗句

微躯多幸,接萼嘉运。

紫幄承慈,青衿禀训。

傍玉流温,依兰染薰。

百氏既洽,六义乃擒。

辞河泻润,高论忘疲。

翠幕晨宇,朱花夜池。

窗斜八绮,灯悬百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25:19

原文展示:

微躯多幸,接萼嘉运。
紫幄承慈,青衿禀训。
傍玉流温,依兰染薰。
百氏既洽,六义乃擒。
辞河泻润,高论忘疲。
翠幕晨宇,朱花夜池。
窗斜八绮,灯悬百枝。

白话文翻译:

我微薄的身体却有幸承受着美好的运气。
紫色的帷幕下承载着恩泽,青衿之士接受着教诲。
身边是流动的温暖,依靠着兰花的香气。
众多门派的学说已经交融,六种经典的义理也得以掌握。
言辞如同河流般润泽,深邃的高论使我忘却疲惫。
翠绿的幕布下,早晨的天空,夜晚的池塘中盛开着朱红的花。
窗前斜斜的绣品,灯下悬挂着百枝的光芒。

注释:

  • 微躯:微小的身体,形容作者自身的渺小。
  • 接萼:指接收美好的运气,萼为花朵的外部结构,象征着美好的开始。
  • 紫幄:紫色的帐幕,象征着尊贵和恩宠。
  • 青衿:青色的衣衫,指读书人或士人,代表知识和学问。
  • 百氏:指众多的学派或家族,表示学问的广泛交融。
  • 六义:指六种经典的义理,强调学识的深厚。
  • 翠幕:翠绿色的幕布,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朱花:红色的花,代表着美丽与生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纲,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东魏时期,死于北齐。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以抒情和咏物为主,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应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诗人在经历了个人和社会的遭遇之后,渴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教育、文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应令诗》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开篇便以“微躯多幸”自谦,显示了他不以个人的渺小为妨,而是感恩于宇宙给予的种种机遇。接着通过“紫幄承慈,青衿禀训”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师道的尊重,表达了对教育的崇尚。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傍玉流温,依兰染薰”,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好,更暗示了文人生活的雅致与风雅。在“百氏既洽,六义乃擒”中,诗人强调了学问的融合与深入,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重视。

全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为细腻,尤其在结尾部分,通过“窗斜八绮,灯悬百枝”展现了诗人夜晚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一种文人特有的风范和气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躯多幸: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态度,但同时也承认了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2. 接萼嘉运:象征着美好的机缘与运势的降临。
  3. 紫幄承慈: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尊贵的环境,反映了诗人所受的恩惠。
  4. 青衿禀训:强调知识的传承与学习的重要性。
  5. 傍玉流温,依兰染薰:通过自然的美好意象,表现文人生活的优雅。
  6. 百氏既洽,六义乃擒:体现了学术的融合与对经典的掌握。
  7. 辞河泻润:比喻诗人的言辞如河水般滋润,流畅自然。
  8. 高论忘疲:表达了对深邃思想的赞美,令人忘却疲惫。
  9. 翠幕晨宇,朱花夜池:描绘了晨昏的美景,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10. 窗斜八绮,灯悬百枝: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辞河泻润”,将言辞比作河流,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处使用对仗,如“翠幕晨宇,朱花夜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文化、教育和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幄:象征着高贵与恩泽,代表了知识与权力的结合。
  • 青衿:象征着士人,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玉、兰:象征美好与高雅,代表了文人的理想生活。
  • 翠幕、朱花: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微躯多幸”的意思是: A. 诗人的身体微小
    B. 诗人感到幸运
    C. 诗人无所依靠
    D. 诗人富有

  2. “紫幄承慈”中的“紫幄”象征什么? A. 普通生活
    B. 高贵与恩泽
    C. 自然环境
    D. 人生困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国事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应令诗》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但《应令诗》更侧重于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而《静夜思》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中女 长门怨 芝秀轩词四章 其三 题清閟堂雪蕉图 太山篇 堠子辞 送谢太守 宫词十二首 其八 漂母辞 三阁词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反阴复阴 魂飞胆丧 登开头的成语 宋广平 得售其奸 炒勺 龙字旁的字 如开头的成语 外心 白字旁的字 茹痛含辛 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悬谈 包含栊的词语有哪些 好谋善断 运世 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