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5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55:56
独夜沈吟久,窈窕将舒,奈被纤云翳。
漫揾啼痕,含羞低傍檐际。
又射眼何限酸风,凭曲槛疏狂勤理。
箫声底。夷歌野哭,凄凉臣里。
琼楼料也漂摇,剑吐光寒,向海天特倚。
閒拨尘绡,休教还染残泪。
唤梦回重话团圞,看镜里玉容娇异。
须著意。花外乱愁谁寄。
在孤独的夜晚,我长时间地沉吟,恍惚中似乎要舒展出什么,但又被细密的云雾遮掩。随意拂去泪痕,羞怯地低头倚靠在屋檐之下。再看那眼前的酸风,似乎无穷无尽,我在曲折的栏杆边,放荡不羁地理着心情。箫声响起,乡野的歌声和哭泣声交织,显得无比凄凉。那琼楼似乎在漂摇,剑光寒冷,正向着海天独自倚靠。闲时拨动尘绡,不要让它再沾染我的残泪。梦中呼唤回忆团圆的时刻,镜中映出娇美的容颜,心中却充满愁绪。须得认真思索,这花外的纷乱愁苦又寄给谁呢?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0-1949),字子华,号榆生,江苏人,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文人,尤其以其词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玉京谣》创作于己卯年中秋,正值白露时节,诗人在中秋之夜思念亲友,感受到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情感深切而细腻。
《玉京谣》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中秋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在孤独的夜晚对团圆的渴望和对往昔的思念。首句“独夜沈吟久”直接引入了诗的氛围,孤独而深沉的情绪令人感同身受。接着,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通过“窈窕将舒”与“奈被纤云翳”的对比,显示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箫声底”、“琼楼料也漂摇”,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也营造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氛围。诗中的“酸风”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苦涩,而“花外乱愁谁寄”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情感寄托的思考,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交织。
通过诗歌的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那种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了那段孤独的时光,体会到中秋之夜带来的思念与惆怅。这首诗不仅是对中秋节的感慨,更是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体现出作者对人生命运的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中秋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幸福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还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中秋节的情感寄托。
诗词测试:
诗中“独夜沈吟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琼楼料也漂摇”中的“琼楼”指的是什么?
A. 一座楼宇
B. 美丽的事物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B
诗中“花外乱愁谁寄”所表达的是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团圆的思考
答案:C
《静夜思》(李白)与《玉京谣》在主题上都涉及到对月亮的思念与孤独的感悟,但李白的作品更加简练直接,而龙榆生的诗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描绘展现出更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