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偶书》

时间: 2025-04-26 16:23:22

诗句

圣主临朝问好官,岂无公论在长安?

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

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

绣衣骢马金陵道,谁把梅花仔细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3:22

原文展示:

偶书
王冕

圣主临朝问好官,岂无公论在长安?
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
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
绣衣骢马金陵道,谁把梅花仔细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场景:圣主在朝堂上询问良好的官员,难道在长安没有公正的评论?那些乡野之人不入画中,而御史却都佩戴着象征权威的獬豸冠。北方清晨的霜气沉重,而江南三月的雨声却是寒冷的。绣衣骑马在金陵的道路上,究竟有谁能细致地欣赏那梅花的美丽呢?

注释:

  • 圣主:指的是皇帝。
  • 好官:良好的官员,指能够为民请命的官员。
  • 公论:公正的评论或意见。
  • 麒麟画: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祥瑞,画中的麒麟代表美好的理想和官员的清廉。
  • 御史:古代负责监察官员的官职。
  • 獬豸冠:獬豸是一种象征公正的神兽,佩戴其冠表示权威和清白。
  • 绣衣骢马:穿着绣衣、骑着骢马的人,形象优雅。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因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且常常融入对社会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王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理想官员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偶书》以简单的语言勾勒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诗中开篇即提到“圣主临朝问好官”,引出对当时政治的反思,暗示良官在朝堂上的稀缺。诗人用“岂无公论在长安”表达了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显示出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接着,通过“野人不入麒麟画”的比喻,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乡野之人无法进入理想的境界,显示出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而“御史都簪獬豸冠”则批判了那些表面上追求公正,实则腐败的官员。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孤独与沉重的情感。北方的霜气和南方的雨声交融,形成一种冷清的氛围,映衬出诗人内心的伤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谁把梅花仔细看”,更是以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质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究竟还有谁能静下心来品味生活中的美好。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主临朝问好官:皇帝在朝堂上询问表现良好的官员。
  2. 岂无公论在长安:难道在长安没有公正的评价吗?
  3. 野人不入麒麟画:乡野之人无法进入理想的美好境界。
  4. 御史都簪獬豸冠:监察官员表面上追求公正,实则腐败。
  5. 直北五更霜气重:北方清晨的霜气沉重,暗示寒冷与孤独。
  6. 江南三月雨声寒:南方三月的雨声带来寒意,增添了忧愁。
  7. 绣衣骢马金陵道:穿着华丽衣服的人骑马在金陵的道路上。
  8. 谁把梅花仔细看:究竟有谁能细致地欣赏梅花的美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直北五更霜气重,江南三月雨声寒”,两个句子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麒麟画”和“梅花”来象征理想与高洁的品格。
  • 设问:通过“岂无公论在长安?”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对理想官员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在动荡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真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麒麟:象征理想中的美好与正义。
  • 獬豸:象征公正与权威。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与美好。
  • 霜气:象征寒冷、孤独与无情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主”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大臣
    • C. 平民
    • D. 画家
  2. “江南三月雨声寒”中,“寒”表示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悲伤
    • C. 欢乐
    • D. 兴奋
  3. “谁把梅花仔细看”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
    • C. 权力
    • D. 战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冕的《偶书》相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在风格上,陶渊明的作品更倾向于理想化的世外桃源,而王冕则通过对现实的深刻观察,展现了对社会的关切与批判。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元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避暑冷泉 除夜 独立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鸜鹆 元夕 其一 次韵梅花 次韵宋尚书山居·息斋 刘逊子架阁饷江茶 夜梦至何许岩壑深窈石上苔痕隐起如小篆有僧 题甘露寺中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車字旁的字 天公地道 亡羊之叹 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换汤不换药 衅秽 立字旁的字 作厄 呼来喝去 六经注我 雨条烟叶 食字旁的字 包含厌的词语有哪些 飒擖 包含沧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