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陪新及第赴同年会》

时间: 2025-05-13 08:58:38

诗句

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

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

柳浓堪系马,花上未藏莺。

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8:58:38

原文展示:

陪新及第赴同年会 李远 〔唐代〕 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 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 柳浓堪系马,花上未藏莺。 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

白话文翻译:

曾经攀折过芬芳的桂花,无论何处都与君同行。 今日在杏园举行宴会,回响着当时天上的音乐声。 浓密的柳树下可以系马,花间却未见藏匿的黄莺。 满座都是如仙人般的宾客,与同年的人别有一番情谊。

注释:

  • 芳桂英:指桂花,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 杏园宴:指新科进士的宴会,杏园象征着科举的成功和荣耀。
  • 天乐声:比喻美妙的音乐,如同天上的仙乐。
  • 柳浓堪系马:形容柳树茂密,足以系马。
  • 花上未藏莺:指花间没有隐藏的黄莺,暗示环境的宁静。
  • 满座皆仙侣:形容宾客都是才华横溢、品行高洁的人。
  • 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文学造诣深厚,作品多表现友情、科举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远陪同新科进士参加同年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科举成功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杏园宴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科举成功的喜悦。诗中“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而“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则展现了当前的喜悦和荣耀。柳树和花间的描写,增添了宴会的宁静和美好氛围。最后两句“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则强调了同年之间的特殊情谊,以及对这种情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科举成功的双重喜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诗人回忆过去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桂花象征着高洁和美好。
  2. “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描绘当前的杏园宴会,天乐声比喻宴会上的美妙音乐,增添了宴会的喜庆氛围。
  3. “柳浓堪系马,花上未藏莺”:通过柳树和花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和谐。
  4. “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强调了宾客的高洁和同年之间的特殊情谊,表达了对这种情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天乐声”比喻宴会上的美妙音乐,增添了宴会的喜庆氛围。
  • 拟人:“花上未藏莺”通过拟人手法,展现了环境的宁静和和谐。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情和科举成功的喜悦,以及对同年之间特殊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桂英:象征高洁和美好。
  • 杏园宴:象征科举的成功和荣耀。
  • 天乐声:比喻美妙的音乐,增添喜庆氛围。
  • 柳浓:形容柳树茂密,增添宁静氛围。
  • 花上未藏莺:展现环境的宁静和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芳桂英”象征什么? A. 高洁和美好 B. 科举的成功 C. 友情的深厚 D. 宴会的热闹

  2. “今日杏园宴”指的是什么? A. 新科进士的宴会 B. 朋友的聚会 C. 家庭的宴会 D. 官方的宴会

  3. 诗中的“天乐声”比喻什么? A. 宴会上的美妙音乐 B. 天上的仙乐 C. 自然的和谐声音 D. 诗人的内心感受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科举成功的喜悦。
  • 王维《送别》:展现了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李远《陪新及第赴同年会》:两者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远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文学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有助于理解李远诗作的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别绪 浣溪沙 京漳道中 浣溪沙 其九 浣溪沙 其一 陈七彦通访寄庵,雨坐联句 浣溪沙 孟依依拍词三首 其一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思祖国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云屯飙散 序累 此中多有 包含务的词语有哪些 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包含锐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耦俱无猜 走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千条万绪 澎濞 雄视一世 玄圃积玉 肺病 颖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