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44
更漏子
高观国 〔宋代〕
玉箫闲,清韵咽。
人倚画阑愁绝。
云恼月,月羞云。
半溪梅影昏。
恨春风,萧散后。
夜夜数残更漏。
情悄悄,思依依。
天寒一雁飞。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月光与云彩缠绵交错,诗人倚靠在画栏上,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思念。半溪的梅花在昏暗中投下影子,春风过后,思念的情绪愈加萧条。每晚都在默默地数着更漏,思念之情如影随形,天冷时,一只孤雁飞过,更加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本词中涉及的“月”与“云”的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其中月亮常象征思念与孤独,而云则代表变幻与无常。诗人在此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作者介绍:高观国,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以词风清丽见称,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一个春夜,诗人感受到春天的萧条与孤独,借用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感。
《更漏子》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的“玉箫闲,清韵咽”,音乐的悠扬与静谧相结合,营造了一个恬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随着“人倚画阑愁绝”,诗人将自己代入到这幅画面中,愁苦的情绪愈加显现。
接下来的“云恼月,月羞云”则丰富了情感层次,云彩遮挡了月亮,仿佛是诗人的情感被孤独与思念所掩盖。半溪梅影的出现,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对春光的眷恋。最后两句“夜夜数残更漏,情悄悄,思依依”,将思念的细腻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爱人的思念如同夜晚的更漏一样,随着时间流逝愈发深沉。
整体来看,诗词在音乐感、意象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云恼月”意指什么?
A. 月亮明亮
B. 云遮住了月亮
C. 天空晴朗
答案:B
填空题:诗人通过“夜夜数残更漏”表达了对__的思念。
答案:时间
判断题:该诗呈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欢愉。
答案:错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