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晨出郡舍林下》

时间: 2025-04-26 00:17:26

诗句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7:26

原文展示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走出郡舍,漫步在北边的林子里,微风徐徐,心情自然开阔。
再一次看到树梢上的明月,明亮而不急着沉落。
天空中飘着几片孤独的云,竹林也显得清幽深邃。
无所事事的时光是如此珍贵,才让我领悟到心境超然物外。

注释

字词注释

  • 晨兴:早晨起床。
  • 萧散:形容清冷或空旷的样子,心情自然放松。
  • 复见:再次看到。
  • 娟娟:形容月亮明亮而清晰。
  • 片云:几片云。
  • 丛筱:竹林。
  • :此处指内心的感受或境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和“云”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清幽的心境与自然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少连,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曾任宰相。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写山水与自然,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晨出郡舍林下》创作于张九龄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官场的压力下,诗人选择在清晨漫步林中,感受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安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清晨散步时的心境,蕴含了大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描绘了清晨的北林,诗人以“晨兴”引入,表现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看到尚未沉落的明月,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月亮的“娟娟”之态,与空中的“片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悟,诗人意识到无所事事的时光是珍贵的,这种“无事”的状态让他体会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宁静的向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兴步北林:清晨起床后,漫步于北边的树林,展现出诗人清晨的闲适。
  2. 萧散一开襟:在林中感受到的清冷与开阔的心境。
  3. 复见林上月:再次看到树梢上的明月,强调了自然之美。
  4. 娟娟犹未沉:明月的清晰与明亮,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5. 片云自孤远:几片孤独的云,增添了空旷感。
  6. 丛筱亦清深:竹林的清幽与深邃,丰富了自然景象的层次。
  7. 无事由来贵:无所事事的时光是宝贵的。
  8. 方知物外心: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明白内心的真正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互映衬,增强诗意。
  • 拟人:月亮与云的描写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感。
  • 对仗:如“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对无所事事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超脱于世俗纷扰之上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代表自然与宁静。
  • :象征清幽与美好。
  • :象征孤独与自由。
  • :象征高洁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晨出林下,看到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明月
    • C. 高山
    • D. 草原
  2. 诗中提到“无事由来贵”,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无所事事的珍贵
    • C. 诗人的忙碌
    • D. 对物质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九龄的《晨出郡舍林下》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查询

青玉案 茉莉花 青玉案 青玉案 沈家姬卯娘善度曲戏咏卯字 青玉案 青玉案 青玉案 青玉案 青玉案 闺怨 青玉案 庚辰寒食,次贺东山韵 青玉案 其一 春夜张灯饮碧桃花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戈之武 册奏 尽付东流 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包含棘的成语 包含涩的词语有哪些 交口荐誉 月均 齲字旁的字 货法 釆字旁的字 乡贤 鬥字旁的字 盛行一时 火字旁的字 好学不倦 赝本 包含肩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