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冶城楼》

时间: 2025-07-27 09:53:01

诗句

春秋将绝书刘子,汉史虽终述武侯。

旧国不知遗烈在,我来偶作冶城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9:53:01

原文展示:

冶城楼
春秋将绝书刘子,
汉史虽终述武侯。
旧国不知遗烈在,
我来偶作冶城楼。

白话文翻译:

春秋时期的历史即将结束,刘备的事迹也将被书写下来;汉朝的历史虽然最终讲述了诸葛亮的功绩。旧国的人民不知道他们的英烈仍然在这里,我偶然间来到了冶城楼。

注释:

  • 冶城楼:冶城位于今河南西部,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古城,楼为城楼的意思。
  • 春秋:指春秋时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 刘子:指刘备,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
  • 汉史:指汉朝的历史,通常是指《汉书》。
  • 武侯:指诸葛亮,蜀汉丞相,以智谋和忠诚著称。
  • 旧国:指历史上的国家或王朝。
  • 遗烈:指遗留下来的英烈或历史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度,生平事迹不详,可能生活在古代某个时期。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历史的转折期,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感受到历史英雄的遗留和人们对此的无知,因此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冶城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对春秋时期和汉朝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诗中的“春秋将绝书刘子,汉史虽终述武侯”,不仅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刘备和诸葛亮,还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时间的流逝。诗人用“旧国不知遗烈在”来表达对历史的无奈和对英烈的缅怀,似乎在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英雄所作出的贡献。最后的“我来偶作冶城楼”则将个人的存在与历史的伟大连接起来,表明诗人对旧国的情感,以及在历史长河中渺小却又不容忽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秋将绝书刘子:春秋时代即将结束,刘备的事迹即将被记录,表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
  • 汉史虽终述武侯:汉朝的历史虽然已经结束,但仍在讲述诸葛亮的事迹,暗示其重要性。
  • 旧国不知遗烈在:旧国的人们不知道历史上留下的英雄业绩,表现出对历史遗忘的忧虑。
  • 我来偶作冶城楼:诗人偶然来到冶城楼,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春秋将绝”与“汉史虽终”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引典: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刘备和诸葛亮,增强了诗的历史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强调历史英雄的功绩应当被铭记,提醒后人不要遗忘过去的辉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冶城楼:象征着历史的遗存和文化的积淀。
  • 春秋:代表着历史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
  • 刘子与武侯:象征着历史中的英雄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张飞
    D. 诸葛亮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A. 描述古战场
    B. 提及历史人物
    C. 叙述个人经历
    D. 讲述民间传说

  3. 诗中“旧国不知遗烈在”的意思是: A. 旧国的英雄已经消失
    B. 人们不知道历史的伟大
    C. 人们铭记历史
    D. 英雄的事迹被遗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朋友的怀念,风格上相对抒情,主题则更侧重友情与离别。而黄度的《冶城楼》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遗留与英雄的追忆,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风波令 前题 和竹坡韵 定风波慢 定风波·小□香来醉梦中 定风波 乐山大佛歌 定风波 定风波 其三 定风波 怀颍川刘公㦷,记与茂之、公㦷小饮红桥,几一年矣,故有此作 定风波 定风波 定风波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柱天踏地 一举两利 蛇蟠蚓结 户字头的字 张开头的成语 包含铃的词语有哪些 提督 隐隐约约 直快 齲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包含阵的成语 九农 弱水之隔 扣齿 铩翮 瓦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