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1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15:10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刘克庄
古人一念感而通,不待焚巫际雨工。
汤反诸身防六事,汉移其咎责三公。
古人一旦心有所感,便能沟通天地的变化,不必等到祭祀的巫师来降下雨水。
汤王反省自身,防备六种灾难;汉朝则将过错推给三位公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友直,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常常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时值干旱,风大,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对古人如何应对灾难进行了思考,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反省。
刘克庄的这首诗反映了对古人智慧的赞叹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开头的“古人一念感而通”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理解能力,强调人们与天道的联系,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相对之下,后半部分则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政治现象。商汤的反省与汉朝将责任推给权臣的对比,体现了政治治理中的责任归属问题。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对古人的怀念转向对当代政治的批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还有对人性、政治的深刻探讨,显示了作者超凡的思维深度和广阔的视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反省与责任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的诗中提到的“古人”主要强调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敏感
B. 对权力的崇拜
C. 对战争的渴望
“汤反诸身防六事”中的“汤”指的是谁?
A. 汉朝的皇帝
B. 商朝的商汤帝
C. 魏国的权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注重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批判,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的无奈。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均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