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时间: 2025-05-11 02:10:20

诗句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羞蒙彼相力,宁伴此群清。

加璧犹坚卧,搘筇或散行。

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10:20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
羞蒙彼相力,宁伴此群清。
加璧犹坚卧,搘筇或散行。
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像我这样的人非常稀少,今天却独自受到重视。
我感到羞愧,不愿借助他人的力量,宁愿与这群清白的人相伴。
即使有璧玉这样的珍贵物品,仍然可以安然卧着,
扶着拐杖走路,或许会有人分散开来。
渡过江河是没有太大用处的,汪洋的李树两端依旧明亮。

注释:

  • 稀全: 指稀有的完美之人,常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 相力: 依靠他人的力量或帮助。
  • : 指美玉,象征珍贵。
  • : 指拐杖,用于行走时的辅助工具。
  • 过江: 形容生活中的迁移或变化,可能暗指追求的无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伯华,号天池,晚号隐者,宋代诗人、词人,晚年饱受战乱之苦,诗风沉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感悟与思考。生活在动荡的年代,诗人感受到人情的冷暖,愈加珍惜与志同道合者的友谊。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自我身份的反思与社会环境的批判,展现了作者的清高与孤独。第一句“自古稀全传,于今独重名”揭示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理解与不安,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孤独和不易。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依赖他人力量的羞愧,宁愿与清白之人相伴,体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和对友情的珍视。第三句通过“加璧犹坚卧”展现了即使拥有美玉的财富,也不如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最后一句则暗示了诗人对前路的迷茫与对人生实际的思考,感受到“过江”的无用和对未来的无力感。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古稀全传: 表达了自古以来稀有的德才之人,作者感到自己正是其中之一。
  2. 于今独重名: 当今社会对他的重视使他感到不安。
  3. 羞蒙彼相力: 感到羞愧,不愿依赖他人的力量。
  4. 宁伴此群清: 宁愿和清白的人在一起,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5. 加璧犹坚卧: 比喻即使有财富,也比不上心灵的安宁。
  6. 搘筇或散行: 表示行走中可能会分散,暗示人生的孤独。
  7. 过江不大用: 反映出对人生变化的无力感。
  8. 汪李两端明: 形象地描绘出两岸的明亮,暗示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 “璧”比喻内心的宁静与自持。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过江不大用,汪李两端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批判,体现了孤高与清白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湖: 象征清幽与宁静。
  • : 代表珍贵与纯洁。
  • : 隐喻生命的脆弱与依赖。
  • 汪李: 象征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璧”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内心的安宁
    c) 社会地位

  2. 作者宁愿与谁相伴? a) 有权势的人
    b) 群清之人
    c) 富有的人

  3. “过江不大用”的意思是什么? a) 渡过江河是必要的
    b) 渡过江河毫无意义
    c) 渡河的费用很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显得沉郁与内省,李白反映了豪放与洒脱,而刘克庄则展现了对人情的深切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 瑞鹧鸪·观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区鬼奥 芄兰 清浅 谢礼 首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撺哄鸟乱 梴梴 同字框的字 山讴 天各一方 宝盖头的字 孔思周情 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生同衾,死同穴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