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时间: 2025-07-12 19:35:50

诗句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35:50

原文展示: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白话文翻译:

立德的境界更高于立言,常常感叹这句话没有深入的论述。
邺侯的书架冷清,只有书籍在;董子陵的荒野,仍有他的策论流传。
感叹到老了仍在思考世事,大招未易能让骚魂归来。
薤歌的哀怨无法尽述,直待碑铭完工才能慰藉九泉之下。

注释:

  • 立德:指树立品德,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立言:指表达思想,强调言论的作用。
  • 邺侯:古代的名士,可能指邺城的名人或历史人物。
  • 董子陵:指董仲舒,汉代的著名思想家,有关儒学的策论。
  • 九原:指坟墓,表示对逝者的怀念。
  • 薤歌:古诗中提到的忧伤歌曲,常用来表达哀悼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东海,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多变,情感真挚,常通过个人经历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为悼念某位逝去的朋友或学者而作,表达了对其道德与学识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挽吴君谋少卿二首》通过对立德与立言的讨论,展开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前两句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意在说明立德的境界比单纯的言论更为重要,却又感叹现有的说法缺乏深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邺侯和董子陵的比喻,借古人之名,暗示当代人的书卷气与理想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渗透着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别是“薤歌不尽云亡恨”,形象地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立德尤高似立言”:强调品德的高尚更优于言论的表达。
    2. “常嗟此语欠精论”:感叹此种说法缺乏深入的论述。
    3. “邺侯架冷惟书在”:邺侯的书架冷清,书籍唯一的留存。
    4. “董子陵荒有策存”:董仲舒的策论在荒凉的地方仍存。
    5. “太息晚犹条世务”:在晚年仍在思考着世事。
    6. “大招未易返骚魂”:大招引导的骚魂难以归来。
    7. “薤歌不尽云亡恨”:薤歌无法尽述心中的哀恨。
    8. “直待碑成慰九原”:唯有碑铭完成才能慰藉亡灵。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通过古人的名士与今人的思考进行对照,体现了对时光流逝与逝者的深切怀念。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品德与言论的探讨,展现了对一位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德与言:象征品德与言论的关系,强调内在修养。
  • 书与策:书籍与策论象征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 薤歌:象征哀悼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 :象征永恒与纪念,寄托对亡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立德”指的是什么?
    • A. 发表言论
    • B. 树立品德
    • C. 学习知识
    • D. 追求名利
  2. “邺侯架冷惟书在”中的“书”指的是?
    • A. 书法
    • B. 书籍
    • C. 书信
    • D. 书卷
  3. “薤歌”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哀悼
    • C. 战斗
    • D.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品德与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多表现战乱与个人命运的悲愤。两者都通过对比与借古讽今的手法,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闻雨 醉中怀江湖旧游偶作短歌 溪上 感旧 出游归卧得杂诗八首 其六 舟中作 示子遹 读范文正潇洒桐庐郡诗戏书 闻蛙 读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笼放雀 天崩地坼 生不遇时 框定 提手旁的字 包含迤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清清白白 攻城徇地 卤字旁的字 耗失 竖心旁的字 删除 私字儿的字 掌上明珠 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得其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