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40
代宗挽歌
作者:李端 〔唐代〕
祖庭三献罢,严卫百灵朝。
警跸移前殿,宫车上渭桥。
寒霜凝羽葆,野吹咽笳箫。
已向新京兆,谁云天路遥。
在祖庭举行完三次祭献仪式后,严整的卫队恭迎百灵鸟前来朝拜。
警卫队的车队移向前殿,皇宫的车驾驶上了渭河大桥。
寒霜凝结在华美的羽绣披风上,野外的乐声呜咽着笳和箫。
已经走向新的京兆,谁能说这天路是遥远的呢?
“百灵朝”是古代宫廷中常见的礼仪,象征着对君主的尊敬和祝福。诗中提到的“寒霜”与“羽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即将逝去的生命与仍在进行的仪式之间的悲剧感。这里的“天路遥”也暗示着对于未来的未知与对过往的怀念。
作者介绍:李端,字君复,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以抒情见长,常描写人生的无常和对故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代宗皇帝逝世后,李端为表达对其的哀悼而作。代宗在位期间,政局相对稳定,李端趁此时机借诗歌表达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代宗挽歌》是一首深情而又含蓄的悼亡诗,李端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代宗皇帝的哀悼。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幅庄重的场景,祭祀仪式的结束,严整的卫队与百灵鸟的朝拜,象征着对皇帝的尊重和追思。接着,描写了警卫车队的移动,暗示着皇权的延续与历史的流转。寒霜与羽葆的意象对比,不仅表现了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也突显了皇权的庄严与哀伤。最后一句“谁云天路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历史更迭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已故代宗皇帝的怀念,反映了历史的无常与人生的悲哀,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百灵朝”象征什么?
A. 祝福
B. 哀悼
C. 战争
“寒霜凝羽葆”中的“寒霜”主要表达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冬天的寒冷
C. 美丽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新京兆”指的是什么?
A. 新的都城
B. 新的政策
C. 新的皇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