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2:47:52
春风倚樽俎,缘发少年时。
酒胆大如斗,当时淮海知。
醉眼概九州,何尝识忧悲。
看云飞翰墨,秀句咏蛛丝。
乐如同队鱼,游泳清水湄。
波涛攸相失,岁月秣马驰。
客事走京洛,乡贡趋礼闱。
艰难思一臂,讲学抱群疑。
邂逅无因得,君居天南陲。
谁言井里,坐忽枉故人诗。
清如秋露蝉,高柳噫衰迟。
感叹各头白,民生竟自痴。
过门不我见,宁复论前期。
杯酒良难必,况望功名垂。
吉守乡丈人,政成犬生氂。
绿柳阴铃阁,红莲媚官池。
开轩纳日月,高会无吏讥。
琵琶二十四,明妆百骑随。
为公置乐饮,才可慰路岐。
矧公妙顾曲,调笑才不羁。
幕中佳少年,多欲从汝嬉。
人事喜乖牾,会莫把一卮。
朝云高唐观,客枕劳梦思。
主翁悲琴瑟,生憎见蛾眉。
君亦晚坎坷,有句怨弃遗。
夜光暗投人,所向蒙诋嗤。
相思秋日黄,西岭含半规。
老矣失少味,尚能诗酒为。
忽解扁舟下,何年复来兹。
寄声缓行李,激箭无由追。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2:47:52
春风倚樽俎,缘发少年时。
酒胆大如斗,当时淮海知。
醉眼概九州,何尝识忧悲。
看云飞翰墨,秀句咏蛛丝。
乐如同队鱼,游泳清水湄。
波涛攸相失,岁月秣马驰。
客事走京洛,乡贡趋礼闱。
艰难思一臂,讲学抱群疑。
邂逅无因得,君居天南陲。
谁言井里,坐忽枉故人诗。
清如秋露蝉,高柳噫衰迟。
感叹各头白,民生竟自痴。
过门不我见,宁复论前期。
杯酒良难必,况望功名垂。
吉守乡丈人,政成犬生氂。
绿柳阴铃阁,红莲媚官池。
开轩纳日月,高会无吏讥。
琵琶二十四,明妆百骑随。
为公置乐饮,才可慰路岐。
矧公妙顾曲,调笑才不羁。
幕中佳少年,多欲从汝嬉。
人事喜乖牾,会莫把一卮。
朝云高唐观,客枕劳梦思。
主翁悲琴瑟,生憎见蛾眉。
君亦晚坎坷,有句怨弃遗。
夜光暗投人,所向蒙诋嗤。
相思秋日黄,西岭含半规。
老矣失少味,尚能诗酒为。
忽解扁舟下,何年复来兹。
寄声缓行李,激箭无由追。
春风轻拂,酒杯高举,回想起少年时光。
当时的我,勇气如斗,淮海之地的朋友们知晓我的豪情。
醉眼看遍九州,何曾识得忧愁与悲伤?
看那白云飞舞,笔墨飞扬,吟咏的句子如蛛丝般细腻。
快乐如同成群的鱼儿,在清澈的水边游来游去。
波涛翻滚,岁月如马奔驰而过。
我在京洛奔忙,乡里的贡品也要趋向礼仪之地。
艰难的求索让我思念一臂之力,讲学时心中疑虑重重。
虽然邂逅无缘,君却居于天南的边陲。
谁说井底之人,忽然间可见故人的诗句。
清澈如秋露,蝉鸣声声,柳树高耸却也渐显衰迟。
感叹白发渐生,民生依旧沉醉于无知。
门前走过,怎能再见?何必再谈往日。
酒杯难以相聚,更何况是望着功名的光环。
吉守乡的长者,政务如犬般卑微。
绿柳掩映着铃阁,红莲映照着官池。
开窗迎接日月之光,高会之中无人讥讽。
琵琶声如二十四弦,明妆的百骑随行。
为公设宴饮,才可在路上得到慰藉。
更何况公子巧妙的曲调,调笑之间也显得不羁。
幕中的年轻俊秀,愿意与你嬉戏。
人事如同喜怒哀乐,相会何必饮一杯。
朝云高挂,客人在梦中劳累思绪。
主人悲伤琴瑟,生厌见那蛾眉。
君亦历经坎坷,心中有句怨言未曾说出。
夜光暗淡投射,所向皆被误解与嘲讽。
思念如秋日的黄昏,西岭山中隐现半轮明月。
虽老去却不失年轻的情趣,仍能吟诗作酒。
忽然解开扁舟,何年再来此地?
寄声缓缓行进,激箭无处追赶。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融入哲理思考。
《次韵周德夫经行不相见之诗》是黄庭坚在与周德夫失去联系后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品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融入了对个人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春风、酒胆、醉眼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在醉酒中看遍九州,似乎置身于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中,但随即又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忧愁的滋生。诗中“客事走京洛,乡贡趋礼闱”一句,描绘了诗人作为游子的生活状态,感受到来自乡土和外界的压力与责任。
诗中反复出现的“君”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尤其在“邂逅无因得,君居天南陲”中,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加显得无奈和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感悟。
此外,黄庭坚的诗中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这在诗的意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描写的“绿柳阴铃阁,红莲媚官池”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追忆、对友谊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展示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选择题:诗中提到“酒胆大如斗”,这是在形容什么?
A. 年轻的无畏
B. 老年的沉重
C. 友谊的深厚
填空题:诗中“谁言井里”一句表达了对____的思考。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绿柳阴铃阁,红莲媚官池”描述的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 (对/错)
对比黄庭坚的《次韵周德夫经行不相见之诗》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看到黄庭坚更多地关注于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