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2:18
乘閒过琴斋,作意登漪岚。
棠湖漾其北,紫霄耸其南。
阑干压池芳,渌净拖柔蓝。
行人冒游尘,名利多沉酣。
尽倾沧江水,莫洗浊世贪。
出群赵家玉,吏此长子男。
台府严且明,举动百不堪。
临流自照心,谋饱无肥甘。
景物固尔佳,何暇同清谈。
买舟过柴桑,东归面无惭。
闲暇时经过琴斋,打算登上波涛轻扬的山岚。
棠湖波光荡漾在北面,紫霄高耸在南边。
栏杆压低了池塘的花香,清澈的水拖着柔和的蓝色。
旅人们冒着尘埃而来,名利之间多沉醉于其中。
尽情倾倒沧江的水流,无法洗净这个浑浊的贪欲世界。
出类拔萃的赵家美玉,官员的长子在此。
台府的规矩严格而明晰,举动起来百般不堪。
临近溪流自照内心,谋求的食物无肥甘之味。
风景确实美好,哪有闲暇去进行清谈。
买舟渡过柴桑,东归时面无愧色。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性情洒脱,才华横溢,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过琴斋》创作于董嗣杲游历琴斋时,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普遍追求功名利禄,董嗣杲却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过琴斋》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湖光山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乘閒过琴斋,作意登漪岚”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闲适的环境,随后用“棠湖漾其北,紫霄耸其南”展现出南北对称之美,意象鲜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诗中“行人冒游尘,名利多沉酣”则揭示了世俗对人的侵扰,诗人在此对名利的反思愈发显得沉重。
整首诗在结构上清晰,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尤其是最后两句“买舟过柴桑,东归面无惭”,将诗人的态度升华到一种自得其乐的境地,表现出他对自我内心的坚定与从容。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个人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与对自由悠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中,展现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琴斋”代表什么?
a) 音乐的地方
b) 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所
c) 官府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泊
c) 嫉妒
“尽倾沧江水,莫洗浊世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名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