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38
小雨
作者: 王令 〔宋代〕
一夜风声惊屋破,
四邻叩壁呼我贺。
久知旱势非所期,
果见雨逐浮云过。
庭塘流注已有余,
田亩不沾亦何奈。
雷嗔电笑竟何为,
幽人空废南轩卧。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夜狂风呼啸,屋顶都被吹破了,四邻的邻居敲墙呼喊来祝贺我。早已知道干旱的情况不是我所期望的,没想到雨水也终于追逐着浮云而来。庭院的水塘已经流淌得很满,田地却还是没有沾上雨水,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雷声怒吼,闪电却在微笑,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这个幽静的人只能白白地在南轩里睡觉了。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雷嗔电笑”可以看作是自然现象的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思索与感慨。雷声的怒吼与闪电的微笑,形成对比,表现出自然界的复杂和不可预测。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文,号元白,宋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王令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干旱的季节,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王令的《小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因干旱而焦虑的时刻,然而随着雨水的降临,诗人又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诗歌开头以“风声惊屋破”描绘了一场狂风的来临,给人以紧迫感,仿佛自然的力量让人无所适从。接着四邻的祝贺声又给这份紧张的氛围带来了一丝温馨,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仍旧保持的乐观态度。
“久知旱势非所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的深刻理解和无奈,同时也指出了人对于自然的渺小和无力。随着“果见雨逐浮云过”,诗人似乎找到了些许安慰,雨水终于来临,带来了希望。接下来的两句,“庭塘流注已有余,田亩不沾亦何奈”,则表现了即使雨水来了,但仍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田地依旧没有得到滋润,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幸福的追求往往是曲折的。
结尾的“雷嗔电笑竟何为”,通过对雷电的拟人化,表明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困惑与思考。同时,最后一句“幽人空废南轩卧”则将个人的孤独与对大自然的感慨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独特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常,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索。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久知旱势非所期”的意思是:
A. 早已知道干旱的情况
B. 期待雨水的来临
C. 对干旱感到无奈
D. 愿望与现实不符
“雷嗔电笑”中雷与电的关系是:
A. 互相对立
B. 同一种现象
C. 互为补充
D. 无关
诗人最后的情感是:
A. 得意洋洋
B. 迷惘与孤独
C. 愤怒与抗争
D. 轻松自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令的《小雨》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但更加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了豪放与洒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