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19:43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
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
双节行为伴,孤烽到似家。
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
你在湟水之旁经过,寻找源头并不算迟。
春天过去时遇见白色的草,整日穿越黄沙。
双节的旅行伴随着我,孤独的烽火似乎让我感到像回到家一样。
与戎族和谐相处并不是依靠武力,不要学习李广的轻骑。
李嘉祐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情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的边疆稳定,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和戎”的思想,强调以和为贵的理念。
《送崔夷甫员外和蕃》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送别诗。诗者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和心境,表现了对友人前行的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首句“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通过对“湟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自然的旅途气息,暗示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旅程的期待和祝福。接着“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中,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还渗透出一种孤独感。诗中“孤烽到似家”一句,运用意象传达了对家的思念,表现了即便在他乡,仍然保有一份归属感。最后两句“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则引入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思考,强调和平的重要性,呼吁以和为贵的理念。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展现了李嘉祐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及对和平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诗中提到的“湟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河流
B. 山脉
C. 平原
D. 海洋
“和戎非用武”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武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B. 和平共处比战争更重要
C. 武器是最好的防护
D. 对敌人要保持警惕
诗中提到的“孤烽”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的信号
B. 归属感与思乡情
C. 旅行的疲惫
D. 友谊的纽带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