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宿法惠寺》

时间: 2025-04-26 12:57:20

诗句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

山禽喜暄阳,啸侣何琅琅。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

引领落西北,暮色来苍茫。

一官早见縻,微尚久未偿。

明发复东去,斯游良不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20

原文展示

宿法惠寺
作者:贺铸 〔宋代〕

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
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
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
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
萧萧荒竹林,檐外如环墙。
樵牧断行径,龙蛇知所藏。
山禽喜暄阳,啸侣何琅琅。
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
引领落西北,暮色来苍茫。
一官早见縻,微尚久未偿。
明发复东去,斯游良不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经过飞涧,旗帜迎风飘扬,俯瞩远方的山冈,忽然看到高耸的浮图,气势磅礴,钟声悠扬。寺院的重门巍峨且深邃,古老的柏树苍翠挺拔。寺中的僧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诗人投鞭下马,步入长廊。中庭汲取新泉,饮下后感到无比清凉。诗人独坐兴致勃勃,攀登高梯,向上眺望。荒凉的竹林萧瑟,屋檐外形成环绕的墙壁。樵夫和牧人断绝了往来的小路,龙与蛇在暗处静藏。山中的鸟儿欢快地鸣叫,伴随它们的同伴声声悦耳。杜鹃鸟特别殷勤鸣叫,使人思念故乡。诗人引领着目光望向西北,暮色渐浓,景色苍茫。早已看见官职的束缚,微薄的俸禄长久未能得到满足。清晨再次出发,东去的旅程令这次游览铭记于心。

注释

  • 驱马:骑马奔驰。
  • 飞涧:飞跃小溪。
  • 扬旌:举起旗帜。
  • 层浮图:高耸的佛塔。
  • 琅璫:指钟声,表示佛教的宁静。
  • 重门:寺庙的门,象征庄重。
  • 森然行:形容老柏树生机勃勃。
  • 佛子:僧人。
  • 延客:招待客人。
  • 汲新泉:取新鲜的泉水。
  • 危梯:高而陡的梯子。
  • 萧萧荒竹林:荒凉的竹林。
  • 樵牧:樵夫和牧人,表示人迹罕至。
  • 龙蛇知所藏:隐喻深山中的生灵。
  • 子规:杜鹃鸟,代表思乡之情。
  • 暮色苍茫:黄昏时分,天空昏暗。
  • 官早见縻:官职的约束。
  • 微尚久未偿:生活条件拮据,未能满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香溪,晚号白云山人,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小令和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风光。他的诗词多描写山水、游历的见闻,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宿法惠寺》写于诗人游历法惠寺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环境,反映了诗人游历时的心境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宿法惠寺》是一首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诗。开篇即以“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诗人骑马经过飞涧,迎风飘扬的旗帜似乎象征着他的豪情和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欻见层浮图,高风振琅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远、清新的气氛,表现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在描写寺院的环境时,诗人用“重门壮且深,老柏森然行”表达出寺庙的庄重与古老,这种古老的树木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圣地。接着,诗人描绘了僧人和来客的互动,表现出寺院的热情与宁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诗的中段描绘了诗人饮水、登高、观景的情景,“中庭汲新泉,一饮生清凉”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和清新。而“孤坐兴登览,危梯趋上方”则传达了他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在“子规特殷勤,使人怀故乡”一句中,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杜鹃鸟的鸣叫更是点缀了这一情感,使得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驱马越飞涧:骑马飞跃过小溪,表现出诗人游历的情态。
  2. 扬旌下回冈:举起旗帜,迎风而下,传达出豪放的情感。
  3. 欻见层浮图:突现高耸的浮图,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庄重。
  4. 高风振琅璫:高风吹动钟声,传达出宁静的佛教氛围。
  5. 重门壮且深:寺庙的大门显得庄重且深邃,增加了神秘感。
  6. 老柏森然行:古老的柏树挺拔生机,增强了自然的气息。
  7. 佛子出延客:僧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体现出寺院的热情。
  8. 投鞭步长廊:诗人下马步入长廊,表现出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9. 中庭汲新泉:在中庭取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10. 一饮生清凉:饮水后清凉舒畅,体现出自然的恩赐。
  11. 孤坐兴登览:独坐高处观景,表现出诗人的思考与欣赏。
  12. 危梯趋上方:攀登高梯,向上探寻更高的境界。
  13. 萧萧荒竹林:荒凉的竹林,显得宁静且孤独。
  14. 檐外如环墙:屋檐外的景象形成环绕,增加了空间感。
  15. 樵牧断行径:樵夫和牧人的小路被打断,象征着人迹罕至。
  16. 龙蛇知所藏:隐喻深山中的生灵,增添神秘感。
  17. 山禽喜暄阳:山中的鸟儿欢快鸣叫,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18. 啸侣何琅琅:伴侣的鸣叫声悦耳,表现出和谐的氛围。
  19. 子规特殷勤:杜鹃鸟特别殷勤鸣叫,象征思乡之情。
  20. 使人怀故乡:唤起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厚。
  21. 引领落西北:目光投向西北,表现出作者的游历心态。
  22. 暮色来苍茫:黄昏时分,景色苍茫,增加了诗的意境。
  23. 一官早见縻:早已意识到官职的束缚,体现出诗人的无奈。
  24. 微尚久未偿:生活条件拮据,久未能满足,表现出诗人的苦闷。
  25. 明发复东去:清晨再次出发,表达出继续追寻的决心。
  26. 斯游良不忘:此次游历将永远铭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高风振琅璫”,将风与钟声结合,形象生动。
  2. 拟人:如“山禽喜暄阳”,赋予鸟儿感情,增加生动性。
  3. 对仗:如“驱马越飞涧,扬旌下回冈”,工整对称,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游历法惠寺的愉悦心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寺庙的宁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传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浮图:象征佛教文化的庄重与神秘。
  2. 泉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清新。
  3. 竹林: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荒凉。
  4. 子规:象征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驱马越飞涧”的意思是:
    A. 骑马经过涧水
    B. 骑马飞越高山
    C. 骑马在平地上行走
    答案:A

  2. “子规特殷勤”中的“子规”指的是:
    A. 竹子
    B. 杜鹃鸟
    C. 蝉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重门”代表什么?
    A. 寺庙的大门
    B. 家庭的门
    C. 酒店的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王维《山居秋暝》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贺铸的《宿法惠寺》更注重游历过程中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哲理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贺铸的诗更为生动热情,而王维则显得沉稳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贺铸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赵中丞自司金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 詶乐天咏老见示 武昌老人说笛歌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诗示之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荅表臣赠别二首 其一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 自江陵沿流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热辣辣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雨帘云栋 惊心掉胆 足字旁的字 建交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饥附饱扬 聿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豆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越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恪敬 癶字旁的字 空絶 氤氲大使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