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武昌老人说笛歌》

时间: 2025-05-13 00:16:18

诗句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

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

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

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6:18

原文展示: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白话文翻译:

武昌的老人已过七十岁,手里拿着庾令(古代的书信)在询问。
他说自己年轻时就学习吹笛子,曾因吹笛而受到曹王的赏识。
往年驻守在蕲州,楚山的秋天里笛声和竹声萧萧。
那时他为了寻找乐器的材料,曾将身上的乌貂裘典当。
古老的青苔覆盖着他的节操,石头上孤零零地生长着饱经风雪的苔藓。
商音的五个音调随手指而发,水中的龙应如行云般无拘无束。
曾经在黄鹤楼上吹笛,声音占尽了秋江的明月。
如今年纪已大,言语变得迟缓,音韵的高低耳中已不再清晰。
虽然体力已微弱,但心中仍有那份热情,时常在梦中吹奏一曲。

注释:

  • 庾令:古代官名,此处指代书信。
  • 曹王:指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 蕲州: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商声:古代音乐中的一种音调。
  • 黄鹤楼:著名的历史建筑,位于武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以直白、清丽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刘禹锡晚年,反映了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中表达了老年人的无奈与对昔日辉煌的回忆。

诗歌鉴赏:

《武昌老人说笛歌》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作品,诗中通过武昌老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他对笛声的热爱与对音乐艺术的执着。开篇介绍老人的身份和年纪,营造出一种沧桑感。接着,通过回忆年轻时的经历,描绘了他在音乐道路上的成就与欢乐。对“楚山萧萧笛竹秋”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意境。诗中提到的“典却身上乌貂裘”,表现出他为追求艺术而愿意舍弃物质享受的决心。

随着诗的推进,老人感到年事已高,音韵的高低已不再清晰,但他心中仍旧对笛声抱有热情,表明了艺术对他生命的深刻影响。结尾以梦中的吹奏为收束,不仅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永恒,更让人思考时间流逝的无情与艺术的永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武昌老人七十馀:介绍主角的身份和年纪,暗示经验与沧桑。
  • 手把庾令相问书:表明他仍在关注外界,虽然已老。
  • 自言少小学吹笛:回忆自己的音乐经历,表现对音乐的热爱。
  • 早事曹王曾赏激:提到与历史人物的关联,展现成就感。
  • 往年镇戍到蕲州:地点的变化,引入自然景色的描写。
  • 楚山萧萧笛竹秋:描绘秋天的景色,渲染情感氛围。
  •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表现追求艺术的决心与执着。
  • 古苔苍苍封老节:象征老人的节操与经历。
  • 石上孤生饱风雪:象征孤独与历经风雨的坚韧。
  • 商声五音随指发:描绘音乐的自由,展现技艺。
  • 水中龙应行云绝:比喻技艺的高超与洒脱。
  • 曾将黄鹤楼上吹:提到黄鹤楼,增加文化底蕴。
  • 如今老去语尤迟:表达对年老的感慨,情感更趋深沉。
  • 气力已微心尚在:虽已年迈,但内心仍有热情。
  • 时时一曲梦中吹:音乐带来的美好回忆与梦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中龙应行云绝”,形象生动,传达无拘无束的艺术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和谐。
  • 象征:古苔、孤石等意象象征老人的坚韧与经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尽管身体衰老,内心的激情依然存在,音乐成为了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音乐与艺术,是老人青春的象征。
  • 黄鹤楼:代表着历史与文化,增加了诗的深度。
  • 古苔:象征经历与坚韧,反映老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武昌老人多大年纪?

    • A) 六十
    • B) 七十
    • C) 八十
  2. 老人年轻时曾因什么受到曹王的赏识?

    • A) 书法
    • B) 吹笛
    • C) 绘画
  3.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历史与文化
    •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七十
  2. B) 吹笛
  3. B) 历史与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禹锡与白居易的作品,二者都表现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但前者更为个人化,后者则更具社会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忆江南 探春令·絮影,用小山体 探春令 暮归 探春令 忆旧 探春令 闺情用晏叔原韵 探春令 本意 探春令 正月初八日日出而雪,阴晴百变,亦气候之异也 探春令 □稚柳折枝胡蝶,为百年题 探春令 成都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字旁的字 包含斜的成语 风操 带天的汉字大全_带天的字有哪些 带田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友于甚笃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寸步难移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宝盖头的字 狂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狂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诸子百家 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鲁缟齐纨 折文旁的字 目开头的成语 将顺其美 丐颉 贝字旁的字 禾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