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1:34
病身尚蛰灌婴城,
归梦长悬醒复成。
衰鬓褵褷搀鹤瘦,
安书隔阔见鸿惊。
山遥晴有侵檐色,
树秃秋地撼野声。
只欲养疴求退静,
栖迟泉石适归情。
我生病的身体仍然蜷缩在灌婴城,
梦中归来的情景总是悬挂在脑海,无法忘却。
衰老的鬓发稀疏,像是搀扶着瘦弱的鹤,
隔着书信,看到鸿雁飞过,心中惊讶。
远山在晴日中侵染着屋檐的颜色,
光秃的树木在秋天的土地上震动着野外的声音。
我只想养病,寻求一份安静,
在泉水和石头间停留,正合我归来的情感。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诗风细腻,常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的身世、情感与自然,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江城怀隐》创作于诗人生病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衰老和病痛的无奈。此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动荡与变革,诗人借景抒情,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江城怀隐》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考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身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诗人以“病身尚蛰灌婴城”开篇,立刻设定了一个因病而隐居的情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和病痛的沉重。随着诗的推进,诗人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往的思考。诗中的“安书隔阔见鸿惊”,不仅描绘了远方的鸿雁,更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疏离感。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色与秋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诗人希望在泉石之间寻求平静,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非常丰富,通过细致的意象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安静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人所隐居的城市是哪个?
“只欲养疴求退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