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1:1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19:00
舟上望九华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雪残半积阳山矶,大江云涌涛头飞。
九峰不受夕晖掩,杜牧一亭空翠微。
在阳光照耀下,残雪半覆盖着阳山的岩石,大江波涛汹涌,白云翻腾。九华山的峰峦并未被夕阳的余晖遮掩,杜牧所描绘的亭子在空旷的翠绿之中显得格外静谧。
“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著称。诗中提到的“杜牧”指的是诗人杜牧,他的诗作《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美丽,这种意象在本诗中得到了延续和发扬。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其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董嗣杲游览九华山时,他在此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借此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诗人杜牧的敬仰。
这首诗通过描绘九华山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开篇“雪残半积阳山矶”以生动的冬春交替之景引入,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接着“大江云涌涛头飞”描绘出壮阔的江水与天际之间的动感,对比出山的静谧与江的奔腾,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九峰不受夕晖掩”则进一步引导读者的目光,表现出九华山的巍峨与独立。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暗示了诗人在心灵上的追求——即使夕阳西下,也无法遮掩他对美的向往和对高峰的追逐。
最后一句“杜牧一亭空翠微”则是对诗人杜牧以及他作品的致敬,借用杜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这句中的“空翠微”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美,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令人心生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体现在山与江的静动交替,拟人则体现在“云涌”、“涛头飞”的生动描绘,增添了诗的生气与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文精神的敬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雪残半积”中的“残”字意思是?
A. 剩余
B. 消失
C. 完全
D. 没有
诗中提到的“大江”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安静
B. 奔腾
C. 阴沉
D. 幽静
“杜牧一亭空翠微”中的“空翠微”意指?
A. 热闹
B. 清幽
C. 灰暗
D. 荒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