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08:52
舟绝顾城湖,始知泊银树。
脚夫亟装担,顿足跋涉惧。
水行困弊舟,陆出藉芒屦。
望远有异观,山水陶兴趣。
太息足力疲,趁程眠日暮。
高价租蹇驴,意欲代吾步。
破舆不忍登,恐负看山眼。
遥程入荒夐,栈道践山蹇山产。
蹇载亦徒劳,登顿资笑莞。
气馁不足苏,只得仰酒盏。
暂免极寒侵,围春想歌板。
何当位经纶,尽把凹凸划。
在湖边的舟船已经停靠,才意识到来到了银树的地方。
挑夫急忙装好行李,脚步匆匆,生怕耽误行程。
在水上行船十分艰难,到了陆地只能靠草鞋行走。
远望有别样的景致,山水相映,令人陶醉。
叹息着已经疲惫不堪,只能在日暮时分趁机休息。
高价租了一头蹇驴,想要代替我走路。
可是破旧的车子不忍心上去,怕辜负了看山的眼光。
遥远的路进入荒野,栈道踏着艰难的山路。
即使装载也徒劳无功,登上车子也只会笑着安然。
气馁的心情无法抚慰,只能仰望酒杯。
暂时免去严寒的侵袭,围坐畅谈春日的歌声。
何时才能在这个位置上经纶天下,尽情地描绘人生的起伏?
董嗣杲(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方,号止庵。他的诗风受到当时社会变革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董嗣杲游历途中,描写了舟行湖泊和山水之间的旅途艰辛,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人生无奈的感叹。
《银树道上客怀》是一首融合了游历和抒情的古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全诗以“舟绝顾城湖”开篇,立即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正在经历的旅途之中。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挑夫的描绘与水陆交通的对比,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尤其是“水行困弊舟,陆出藉芒屦”两句,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在水路与陆路之间的困扰。
诗中对山水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望远有异观,山水陶兴趣”,在疲惫的旅途中,山水的美景给了诗人以心灵的慰藉与陶冶。接着,诗人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太息足力疲”,显示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
诗的后半段,诗人通过高价租驴与不忍登车的矛盾,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思考。最终以“仰酒盏”结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释然,似乎在借酒消愁,暂时忘却旅途的艰辛与生活的压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自然美的欣赏。在艰辛的旅途中,尽管感到疲惫与无奈,依然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充满向往,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水行困弊舟”,这句的意思是:
A. 船行水上很容易
B. 船行水上十分艰难
C. 船已经停靠
D. 船只快速前进
诗人用什么方式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A. 休息
B. 喝酒
C. 看山
D. 租驴
诗中“高价租蹇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疲惫与无奈
C. 轻松
D. 兴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