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残梦》

时间: 2025-07-29 23:48:08

诗句

残梦不离枕,东窗渐渐明。

曙光销烛影,风力碎禽声。

天地原无意,豚鱼亦有情。

虚堂绝人事,平旦十分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48:08

原文展示:

残梦不离枕,东窗渐渐明。
曙光销烛影,风力碎禽声。
天地原无意,豚鱼亦有情。
虚堂绝人事,平旦十分清。

白话文翻译:

梦境依然萦绕在枕边,东方的窗户渐渐亮起。
晨曦驱散了烛火的影子,风声打碎了鸟鸣的和谐。
天地本无情意,连豚鱼也有自己的情感。
空荡的堂屋里无人的踪影,清晨的时光是如此宁静。

注释:

  • 残梦:残余的梦境,指梦醒后依然留存的意念。
  • 东窗:指东方的窗户,象征清晨的到来。
  • 销烛影:晨光照耀下,烛光的影子消失。
  • 风力碎禽声:风声打断了鸟儿的叫声,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豚鱼:指海豚和鱼类,隐喻自然生物的情感。
  • 虚堂:空旷的堂屋,象征着孤独与宁静。
  • 平旦:清晨,指天刚亮之时。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豚鱼”一词可以引申为自然界中生物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鄂容安,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静谧清晨时分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索。

诗歌鉴赏:

《残梦》是一首描写清晨景象和内心感受的诗。诗的开头“残梦不离枕”,让人感受到梦与现实的交织。在梦境未消散的时刻,东方的光线逐渐透入,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这种对比使得梦与现实的关系更加微妙。随后,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曙光销烛影,风力碎禽声”,晨光驱散了夜晚的烛光,风声则打破了清晨的静谧,呈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接下来,诗人提到“天地原无意,豚鱼亦有情”,这里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尽管天地无情,但生物之间却存在情感的共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细腻感悟。最后的“虚堂绝人事,平旦十分清”则强调了清晨的孤独与宁静,诗人在这种清晨的寂静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清晨的美丽与宁静,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梦境依依,暗示梦的残留与清晨的来临。
    • 第二联:晨曦带来的变化,动静结合,增添了情景的生动性。
    • 第三联:透过自然生物的情感,彰显了对生命的深思。
    • 第四联:清晨的宁静与孤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清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与现实的关系比作清晨的变化。
    • 拟人:豚鱼有情,赋予自然生物以情感。
    • 对仗:上下联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梦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生命的细腻情感,以及在静谧清晨中的宁静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内心的愿望与追求。
  • 晨光: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风声与鸟鸣:展现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
  • 豚鱼:象征自然赋予的生命情感。
  • 虚堂与清晨:体现孤独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窗”象征什么? A. 夜晚
    B. 清晨
    C. 黄昏
    答案:B

  2. “豚鱼亦有情”中的“情”指什么? A. 爱情
    B. 生命的情感
    C. 财富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梦与现实的思考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鄂容安的《残梦》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感受。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思想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鄂容安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年 次韵昌叔岁暮 北望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两马齿俱壮 送吴显道五首 草堂一上人 道中寄吉父 仓颉 送彦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郑之化 峻激 妄生穿凿 鸟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戏蝶游蜂 啖饭之道 反犬旁的字 精富 寸字旁的字 出举兴生 守钱奴 辵字旁的字 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余曲 挟天子而令诸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