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杜相公》

时间: 2025-07-27 23:38:09

诗句

水为舟楫旱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

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

始终好古儒林士,进退忧时国老心。

只有声名随日远,不令功被管弦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8:09

原文展示:

水为舟楫旱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 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 始终好古儒林士,进退忧时国老心。 只有声名随日远,不令功被管弦音。

白话文翻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旱时甘霖,滋润大地。对于国家和人民,您投入了深切的关怀。 怎能想到您会轻易辞去朝廷的议事,突然间转向隐逸的生活,吟咏紫芝。 您始终崇尚古代的儒者,无论进退,都心怀忧国忧民之情。 唯有您的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远播,不让您的功绩被音乐所掩盖。

注释:

  • 水为舟楫旱为霖:比喻君主的恩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旱时甘霖能救民。
  • 社稷生民注意深:社稷指国家,生民指人民,意指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黄阁议:指朝廷的议事,黄阁是古代朝廷的办公地点。
  • 紫芝吟:紫芝是传说中的仙草,吟指吟咏,这里指隐逸的生活。
  • 儒林士:指崇尚儒家学说的士人。
  • 国老心:指老臣的心思,忧国忧民。
  • 声名随日远: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远播。
  • 功被管弦音:功绩被音乐所掩盖,意指功绩不被世人所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曾巩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平实质朴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写给当时的宰相杜衍的,表达了对杜衍的敬仰和对时政的忧虑。杜衍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曾巩通过这首诗赞颂杜衍的德行和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杜衍的赞美,展现了曾巩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水为舟楫旱为霖”一句,既是对杜衍政绩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的赞美。后文通过对杜衍辞官隐逸的描述,表达了对杜衍高尚情操的敬仰。最后两句则寄托了曾巩对杜衍声名远播的祝愿,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功名淡泊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曾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政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为舟楫旱为霖:以水和旱为喻,形容杜衍的政绩如同水能载舟、旱时甘霖,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社稷生民注意深:直接表达杜衍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3. 岂谓便辞黄阁议:表达对杜衍辞去朝廷议事的惊讶和惋惜。
  4. 翻然求就紫芝吟:形容杜衍突然转向隐逸的生活,吟咏紫芝,表达了对杜衍高尚情操的敬仰。
  5. 始终好古儒林士:赞扬杜衍始终崇尚古代的儒者,保持儒者的风范。
  6. 进退忧时国老心:表达杜衍无论进退,都心怀忧国忧民之情。
  7. 只有声名随日远:祝愿杜衍的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远播。
  8. 不令功被管弦音:希望杜衍的功绩不被世人所忽视,不被音乐所掩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为舟楫旱为霖”,用水和旱的比喻来形容杜衍的政绩和对人民的关怀。
  • 对仗:如“水为舟楫旱为霖”与“社稷生民注意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如“社稷生民注意深”,将社稷和生民拟人化,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杜衍的赞美和对时政的忧虑。通过对杜衍的政绩和高尚情操的赞美,表达了曾巩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功名淡泊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君主的恩泽,能载舟亦能覆舟。
  • 旱:象征困境,甘霖能救民。
  • 黄阁:象征朝廷的议事。
  • 紫芝:象征隐逸的生活。
  • 儒林士:象征崇尚儒家学说的士人。
  • 国老心:象征老臣的心思,忧国忧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为舟楫旱为霖”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旱时甘霖,滋润大地。 B. 水能载舟,旱时甘霖,滋润大地。 C.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旱时甘霖,滋润大地。 D. 水能载舟,旱时甘霖,滋润大地。

  2. 诗中“岂谓便辞黄阁议”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和惋惜 B. 敬仰和赞美 C. 忧虑和不安 D. 淡泊和超然

  3. 诗中“翻然求就紫芝吟”一句中的“紫芝”象征什么? A. 隐逸的生活 B. 朝廷的议事 C. 君主的恩泽 D. 老臣的心思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样表达了对时政的忧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曾巩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对宋诗有深入的解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曾巩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 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 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 山中春思 杂诗 伤春怀归 丙戌岁正月出洛阳书怀 壬辰岁过旧居 寒夜溪行舟中作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拿刀弄杖 未卜先知 柱天踏地 包含巾的成语 罗织罪名 群起效尤 著述 目注心凝 包含桀的词语有哪些 青莲书 足字旁的字 笃信 韭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足下 鬯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