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5:53
巴陵洞庭在何处,我昨移官向其所。士所得者毛李康,兼之旧识祁之张。毛公学问本伊洛,康李从之亦不恶。皆能脱去科举累,相与探求圣贤事。张侯英爽固绝人,亦复降志相友亲。谁云巴陵洞庭侧,有此四士宁易得。别来书疏犹数通,辰溪隶与巴陵同。张侯再把蒸湘酒,别后不闻安与否。遥知岁晚巾屦从,当亦念我穷山中。尝疑昔人重离别,生不相逢死何别。偶逢鄂渚行人去,懒复作书题此句。巴陵渺渺若个边,何时重泛洞庭船。
巴陵和洞庭湖在哪里呢?我昨天被调职到了那里。我在那里结识了毛、李、康三位士人,还有我以前认识的祁地的张先生。毛先生的学问源自伊洛,康和李跟随他也不差。他们都能摆脱科举的束缚,一起探讨圣贤的学问。张先生英俊爽朗,确实非同一般,也能降低身份与我们亲近。谁说在巴陵洞庭湖边,能有这样的四位士人容易呢?分别后,我们还有几封书信往来,辰溪和巴陵是同一片区域。张先生再次举起蒸湘的酒,分别后我就不再听说他的安危。我遥知年底他会穿着巾屦,也会想念我在穷山中。我曾怀疑古人重视离别,生不相遇,死又何必分别。偶尔遇到鄂渚的行人,懒得再写信题这些句子。巴陵遥远如彼,何时能再次泛舟洞庭湖呢?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赵蕃在调职到巴陵后,怀念旧友并表达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中提到的毛、李、康、张四位士人,是他在巴陵结识的朋友,诗人与他们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学问追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巴陵的生活和与四位士人的交往,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学问的共同追求。诗人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巴陵洞庭的描绘和对旧友的怀念,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旧友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巴陵洞庭的描绘和对旧友的怀念,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巴陵结识了哪几位士人? A. 毛、李、康、张 B. 毛、李、康 C. 毛、李、张 D. 毛、康、张
诗中提到的“蒸湘酒”象征着什么? A. 诗人的新生活 B. 与旧友的共同回忆 C. 诗人的孤独 D. 诗人的学问追求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期待? A. 对旧友的怀念 B. 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C. 对新生活的向往 D. 对学问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