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7-28 00:24:01

诗句

或问汉庭名卿,仅数洛阳耆英。

汝见诸公执贽,各为老子寄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24:01

原文展示:

或问汉庭名卿,仅数洛阳耆英。汝见诸公执贽,各为老子寄声。

白话文翻译:

有人问汉朝的名士中,有多少可以与之匹敌的?只不过是洛阳的几位老者而已。你见到那些人奉上礼物,都是在为他们的父亲传达问候。

注释:

  • 或问:有人询问。
  • 汉庭:指汉朝的朝廷。
  • 名卿:指有名望的官员或士人。
  • 耆英: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老成持重的士人。
  • 汝见:你看。
  • 诸公:指诸位朋友或士人。
  • 执贽:手持礼物,指奉上礼物。
  • 老子:这里指父亲或长辈。
  • 寄声:传递问候。

典故解析:

  • 汉庭名卿:指的是汉朝的名士,象征着古代士人的高尚地位与声望。
  • 洛阳耆英:洛阳是古代文化中心,耆英代表了当时的士人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睿,号浩然,宋代诗人,出生于福建,因其诗作广受推崇,风格清新,常以豪放之气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送别友人强甫赴惠安之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士人交往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询问与回应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士人名望的思考。开篇以“或问”引出话题,营造出一种平易近人的交流氛围,随后提到“汉庭名卿”,将视线转向历史,表达对古代士人的敬仰。接着,诗人用“仅数洛阳耆英”强调了当代士人的局限性,暗示了友人与这些名士的距离。

“汝见诸公执贽”一句,描绘了那种温情的场面,朋友们为了长辈传达问候而携带礼物,展现了士人之间的情谊和对家族的重视。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士人风范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或问汉庭名卿:有人问起汉朝的名士。
  2. 仅数洛阳耆英:只提到洛阳的几位老成持重的士人。
  3. 汝见诸公执贽:你看见那些朋友们手持礼物。
  4. 各为老子寄声:都是为了传递给他们的父亲问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汉庭名卿”与“洛阳耆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隐喻:用“执贽”隐喻士人之间的情谊与尊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名士的敬仰与对当代士人交往的思考,展现了士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家庭的重视。

意象分析:

  • 汉庭:象征着权威与名望。
  • 洛阳:代表了文化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庭名卿”中的“卿”指的是什么?

    • A. 官员
    • B. 学者
    • C. 士人
    • D. 朋友
  2. “执贽”指的是什么行为?

    • A. 送礼
    • B. 拜访
    • C. 书信
    • D. 问候
  3. 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思念
    • C. 祝福
    • D. 愤怒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为豪放。
  • 王维《送别》:情感更为细腻,结合自然景象,体现了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雾山寺和冠莱公韵(集本不载) 游天庆观 送朱生之秣陵 与歌者陈郎 九日 七夕有感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其二 赠罗赤脚 赞喻弥陀掩遗骸 诗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结尾的成语 肺结核 无挂无碍 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五经库 包含首的成语 包含裕的成语 推究根源 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迷飉没腾 肤躁 马掌 幺字旁的字 畅通无阻 骨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八窗玲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