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37:06
万里晴云淡素秋,海天东望更生愁。
黄姑鳷鹊通斜汉,明月婵娟照戍楼。
剖核谁当来阿母,吹笙何路问浮丘?
可怜携手阑干泪,空拟归来尚黑头。
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素雅的秋天悄然来临,向东望去,海天相接,心中愈发感到愁苦。黄姑鸟和喜鹊飞越斜斜的银河,明月如少女般清丽,照耀着戍楼。谁来剖开核桃,问我母亲,吹笙的路又能通向何方?可怜我与爱人携手在栏杆旁泪流满面,心中空想归来时却已白发苍苍。
陆圻,明代诗人,字仲谦,号景山,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咏叹人生为主题。陆圻的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
这首《七夕有感》创作于七夕节前后,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七夕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诗中“万里晴云淡素秋”开篇如画,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秋日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海天东望更生愁”则让人感受到深重的情感负担,显示出诗人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忧愁。
“黄姑鳷鹊通斜汉”一句,巧妙地将爱情与自然相结合,传统文化中七夕的黄姑鸟与喜鹊不仅是爱情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待。而“明月婵娟照戍楼”则通过明月的照耀,加深了孤独和思念的情感,戍楼的意象也让人联想到守望和等待。
后两联更显深情,剖核的比喻与“吹笙何路问浮丘”的疑问,表达了对母亲与故乡的思念,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最后一句“可怜携手阑干泪”,生动地描绘了恋人间的深情与无奈,感叹时光流逝,白头之悲。
整首诗在悲伤的基调中流露出对爱与思念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陆圻作为明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爱情、亲情的深刻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主题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人们在特定节日中对于爱情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黄姑鳷鹊”象征什么?
A. 亲情
B. 友情
C. 爱情
D. 家乡
“明月婵娟照戍楼”中的“戍楼”意象代表什么?
A. 安全
B. 孤独
C. 战争
D. 欢聚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什么?
A. 希望
B. 迷茫
C. 确定
D. 决绝
答案:1.C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