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29
苍苍安可料,旧德奄重泉。
痛为黎民惜,谁扶大厦颠。
英风摩日月,正气返山川。
丙午功勋在,丰碑万口传。
这苍茫的天地,如何能预料未来?昔日的德行,如今却在泉水中渐渐消逝。心痛的是为黎民百姓的苦难,谁能撑起那倾覆的大厦呢?英明的风采如同摩天的日月,正直的气节回荡在山川之间。丙午年的功勋仍在,这丰碑将由万众口耳相传。
作者介绍:张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作品多以豪放、清丽著称。张浚的诗词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伯纪丞相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其辛勤治理国家、为民服务的追思和悼念。李伯纪的去世,使得国家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支柱,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前景的忧虑与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通过对李伯纪丞相的追悼,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首句“苍苍安可料”以开篇的宇宙观引入,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渺茫感。接下来的“旧德奄重泉”,则以古德的流逝表现对历史的追忆,带有一丝惋惜。第三句“痛为黎民惜”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关怀与痛苦,体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谁扶大厦颠”一问,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似乎在问:谁能担当起国家重任,维护社会的安定?而“英风摩日月,正气返山川”则极力赞美李伯纪的伟大风范,强调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最后一句“丙午功勋在,丰碑万口传”不仅是对李伯纪功绩的肯定,也反映了历史的传承,暗示他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社会责任感,揭示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变迁时的忧虑与思考。张浚以其卓越的诗才,给后人留下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伯纪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同时对未来的无奈与忧虑。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德的珍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苍”意指什么?
“痛为黎民惜”中的“黎民”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丰碑”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浚与杜甫同是关注民生的诗人,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张浚更多地聚焦于历史人物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