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山偈就寄善知识》

时间: 2025-07-29 23:33:43

诗句

传语当年白侍郎,住行坐卧只寻常。

须弥山子才翻却,便是人天大法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33:43

原文展示

又山偈就寄善知识
作者: 吴潜 〔宋代〕

传语当年白侍郎,
住行坐卧只寻常。
须弥山子才翻却,
便是人天大法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对当年的白侍郎的传达,告诫他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常心。须弥山的山子翻转过来,便是世间的伟大法王。

注释

字词注释:

  • 侍郎:古代官名,指在朝廷中供职的官员。
  • 须弥山:传说中的山,代表高峰和至高无上的境界。
  • 法王:佛教中指代教义高深、德行卓越的宗师。

典故解析:

  • 须弥山:在佛教中,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智慧和权威。
  • 白侍郎: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高官,代表有德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新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吴潜的晚年,处于一个个人修行和社会观察的阶段。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思想的关注。

诗歌鉴赏

《又山偈就寄善知识》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作,其表面上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在诗人眼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吴潜通过对“住行坐卧”的描写,提醒人们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常心态,正如“只寻常”所言。诗中提到的“须弥山子”,不仅是对佛教哲理的引入,更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须弥山被视为宇宙的中心,象征着精神的巅峰,翻转它意味着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和而深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在世俗的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追求真正的智慧与真理。这种思想与宋代的士人文化相契合,强调内心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体现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传语当年白侍郎:向曾经的白侍郎传达信息,表明诗人与他之间的亲密关系。
  • 住行坐卧只寻常: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被外物所扰。
  • 须弥山子才翻却:须弥山的象征性意象,表达对智慧的追求和内心的转变。
  • 便是人天大法王:最终达到的境界是超越人间的伟大智慧,体现出对生命和宇宙的洞察。

修辞手法:

  • 比喻:须弥山子比喻人生的高峰和智慧的象征。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真理和智慧往往隐藏在日常的细节之中,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侍郎: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须弥山:象征追求智慧和内心的高峰。
  • 法王: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智慧和德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潜所提到的“白侍郎”是指什么?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高官
    • C. 一位哲学家
  2. “须弥山子才翻却”中,须弥山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精神高峰
    • C. 个人名声
  3. 诗中提到的“住行坐卧只寻常”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人生要追求奢华
    • B. 要在日常中保持平常心
    • C. 生活没有意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的追求,但吴潜的诗更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吴潜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东林寺僧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大堤曲 焦山望寥山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劳劳亭歌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采莲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金断觿决 海晏河清 走开头的成语 刀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立爱惟亲 回味 幺字旁的字 懑愤 征创 言出祸从 诫社 齒字旁的字 不吐不快 拟声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