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2:15
秋夜曲
作者:王维 〔唐代〕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情景:皎洁的月亮刚刚升起,微凉的秋露开始出现,轻薄的衣衫已经穿上,但夜深人静,未能更换衣物。悠扬的银筝声在夜里久久回荡,然而内心却因孤寂而怯懦,不忍心回到空荡荡的房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桂魄”可追溯到与月亮有关的古代传说,尤其是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号王右丞,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山水诗与田园诗,提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其作品常表现出超然的思想境界和浓厚的自然情感。
创作背景
王维的《秋夜曲》创作于晚唐时期,反映了他对秋夜孤独情感的思考与感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秋夜曲》是王维在宁静秋夜中抒发孤独情感的佳作。诗的开头,以“桂魄初生秋露微”引入,清新的秋夜景象立刻呈现眼前,月光透过薄雾,露水轻轻滴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轻罗已薄未更衣”,诗人以衣物的轻薄暗示了秋夜的寒意,表现出对温暖的渴望。
“银筝夜久殷勤弄”,描绘了悠扬的音乐在夜空中回荡,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情感。然而,随着音乐的回响,“心怯空房不忍归”则揭示了内心的孤独和不安。这种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敏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内心却难以平静的复杂情感。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王维的艺术风格,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即使在美好的环境中,孤独感仍然时常伴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传达了深刻的孤独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桂魄”指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逃避。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秋夜曲》与李白的《静夜思》均以月亮为主题,前者强调孤独的情感,后者则倾向于思乡之情。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深邃的感受,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