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桂庄》

时间: 2025-07-27 14:27:34

诗句

不求田二顷,只种桂为仁。

坐与兹山对,静中天地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27:34

原文展示:

不求田二顷,只种桂为仁。
坐与兹山对,静中天地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追求广阔的田地,只愿意种植桂树以体现仁义之心。诗人在此静静地与山相对,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春天的气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田二顷:古代土地的计量单位,二顷大约是13亩多。这里指的是广阔的田地。
  • :指的是桂树,象征高尚和雅致,常与仁义联系在一起。
  • :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对他人的关爱与善良。
  • 兹山:此处的山,指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
  • 静中:在宁静的状态中。

典故解析: 桂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常与高洁、正直的品格相联系。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少有名气,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士人精神追求的矛盾使得诗人们对田园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与描绘。此诗反映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安宁的心态。

诗歌鉴赏:

《桂庄》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仁义的追求。开头两句“不求田二顷,只种桂为仁”,直接表明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不在乎广袤的土地,而在乎心灵的高尚。种植桂树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对内心道德的追求,展示了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接下来的“坐与兹山对,静中天地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天地的生机与春天的气息。这种宁静的状态使得诗人得以反思生活的意义,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仁义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宁静。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深沉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求田二顷:诗人不追求物质的富饶,强调内心的追求。
  • 只种桂为仁:种桂树是为了追求仁义,桂树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 坐与兹山对:诗人坐在这里,与眼前的山相对,表现了一种宁静的心态。
  • 静中天地春:在宁静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有着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桂树、春天等自然意象传达出诗人的理想与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修养与道德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尚、仁义,代表着诗人的品德追求。
  • :代表稳重、宁静的自然环境,体现出一种哲理的深邃。
  • :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这首诗中不追求的是什么?

    • A. 桂树
    • B. 广阔的田地
    • C. 山水
    • D. 仁义
  2. 诗中“静中天地春”的意思是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静谧的自然环境
    • C. 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姚勉的《桂庄》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人生的豪放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各类作品,帮助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与特点。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提供了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长冈亭呈德升大光 次韵谢心老以缘事至鲁山 道中 与王子焕席大光同游廖园 再赋 其一 西轩寓居 别诸周二首 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 与周绍祖分茶 山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奔奏 柘枝引 四字头的字 包含胯的词语有哪些 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治教 借寇兵,赍盗粮 临机处置 洪生 辰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佛气 缘木希鱼 气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颠簸不破 可泣可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