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1: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1:52:34
名下惟知不可居,诲言终日反三隅。
爱人以德今忠献,莫道前贤久已无。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世人的警示和对德行的推崇。诗中提到,名利之下我们要明白不能贪图安逸,整天说教却没有实际行动;今人应以德行来爱护他人,忠诚地奉献自己,切勿认为前贤的德行已经消失。
“反三隅”意指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可能与古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关。前贤指的是古代有德之人,强调应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反映对社会道德的关注和对古贤的敬仰。其作品多以哲理见长,风格简洁明快。
此诗创作于一个社会变迁的时期,面对人心浮躁的现状,诗人借古训来警示当代,期望唤醒人们对道德的重视。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开头的“名下惟知不可居”道出了名利的虚幻与安逸的危险,劝诫人们在名声与地位面前应保持警醒。接着,“诲言终日反三隅”表现出诗人对空谈说教的嘲讽,强调了实质行动的重要性。后两句则转向对德行的赞美,认为以德行来爱护他人是当今社会应有的态度,最后一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提醒人们不要忘却前贤的德行。这首诗完整地体现了姚勉对道德、名利及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道德的呼唤和对空谈的批判,诗人提倡以德行为本,忠诚奉献,警示当代人要铭记古人的德行。
诗中“名下惟知不可居”意指什么?
诗人对空谈的态度是?
“爱人以德今忠献”强调了什么?
姚勉的《和龚宗谕五绝》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现了对道德与生活的思考,前者更加强调道德责任,而后者则倾向于追求恬淡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