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残春曲(禁中口号)》

时间: 2025-07-31 15:11:07

诗句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蹋宫花独自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11:07

原文展示:

残春曲(禁中口号)
白居易 〔唐代〕

禁苑残莺三四声,
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
闲蹋宫花独自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禁苑中残余的黄莺在叫,春光渐渐迟缓,微风轻拂,令人感到淡淡的春愁。夕阳西下,墙阴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便悠闲地在宫花间漫步。

注释:

  • 禁苑:宫廷内的园林,指禁中花园。
  • 残莺:残存的黄莺,暗示春天将去。
  • 景迟风慢:景色逐渐迟缓,微风轻柔,表现出春日的惆怅。
  • 墙阴:墙角的阴凉处,象征宁静和闲适。
  • :踩踏,脚步随意,表现出悠闲的状态。

典故解析:

白居易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此诗中的“禁苑”暗示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孤独感,表现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寂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常常关注民生,表达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春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依依惜别之情。白居易在仕途与生活的变迁中,常常感受到孤独与无奈,而此时的春景正是他内心情感的映射。

诗歌鉴赏:

《残春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余韵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以“残莺”开篇,暗示春天已近尾声,给人以伤感的印象。接着描绘了“景迟风慢”的情景,写尽了春日的慵懒,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诗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

在“日西无事墙阴下”中,墙阴的安静和无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无聊,增加了孤独感。最后一句“闲蹋宫花独自行”,则强调了诗人独自漫步的状态,虽然在花海中游荡,但内心却充满了孤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和孤独,表现了白居易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清新而细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恰如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禁苑残莺三四声:描绘了春天的最后余音,残存的黄莺鸣叫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消逝。
  2. 景迟风慢暮春情:春天的景色渐渐迟缓,微风轻拂,带来一种淡淡的春愁。
  3. 日西无事墙阴下:在傍晚的墙阴下,诗人无所事事,显得孤独。
  4. 闲蹋宫花独自行:悠闲地在宫花间漫步,却又显得孤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天的景象赋予情感,如“景迟风慢”。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优美的对仗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莺:象征春天的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 宫花:代表美丽而短暂的事物,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 墙阴:象征安静与孤独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莺叫声有几声?

    • A. 一两声
    • B. 三四声
    • C. 五六声
    • D. 七八声
  2. 诗人在哪个地方独自行走?

    • A. 河边
    • B. 墙阴下
    • C. 宫花间
    • D. 林间小道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A和C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与李白在春天主题上的不同表现:白居易更关注内心的独处与感伤,而李白则多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豪情和奔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与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十六字令 雨夜 丞相特进观文南阳公挽词 梦江南 其二 大龙湫 寄秘书直长夏祥凤 双唐贾客词 竹轩 北风吹 有怀居岳诸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明 引信 畏缩不前 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舍正从邪 人字头的字 包含瘩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言简义丰 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角鼓 龙字旁的字 永世无穷 凭几之诏 鼎字旁的字 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语言识别 青山不老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