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问月二首》

时间: 2025-04-24 15:52:33

诗句

月入云中去,呼他不出来。

明宵教老子,何面更相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52:33

原文展示:

月入云中去,呼他不出来。明宵教老子,何面更相陪。

白话文翻译:

月亮进入了云中,我呼唤它却无法让它出来。明天晚上我再教老子,何以面对月亮。

注释:

  • :指月亮,象征着清明、孤寂的意象。
  • 入云:月亮被云遮住,寓意难以捉摸。
  • 呼他:呼唤它,指对月亮的依恋与渴望。
  • 明宵:明天晚上,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老子:这里指代自己,表达对月亮的亲近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别号“穷睇”,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喜用白话,描写生活与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对月亮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问月二首》以月亮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渴望与思考。首句“月入云中去,呼他不出来”,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绘出月亮被云层遮挡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寂。诗人似乎在与月亮进行对话,发出呼唤,却发现月亮在云中难以显现,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捉摸。

接下来的“明宵教老子,何面更相陪”则更进一步表达诗人的孤独感。即使明天晚上月亮再现,他也不知道该以何种面貌去面对。这里的“老子”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自己情感的反思,显示出一种无奈和思考。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更深刻反映了人对生命、孤独、渴望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入云中去:描绘月亮被云层遮掩,象征难以触及的理想或情感。
  2. 呼他不出来:表现诗人对理想或情感的渴望,却又无法实现的无奈。
  3. 明宵教老子: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亦暗含对自己情感的自我询问。
  4. 何面更相陪:反思自己在明天晚上与月亮的相伴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 拟人:将月亮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
  • 象征:月亮象征理想与孤独,云层象征阻碍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在面对孤独与无常时的无奈与渴望,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理想、孤独、渴望。
  • 云彩:象征遮挡、无常。
  • 夜晚:象征宁静的思考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呼唤的是什么?
    • A. 星星
    • B. 月亮
    • C. 太阳
  2. 诗中“老子”指的是谁?
    • A. 自己
    • B. 父亲
    • C. 朋友
  3. 诗人对未来的情感是?
    • A. 期待
    • B. 恐惧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涉及月亮的主题,但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风格较为豪放;而杨万里的《问月二首》则更显细腻,表达了对月亮的孤独感与内心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迎仙道中二首 久雨二首 蝶恋花·百尺游丝当秀户 送族甥游学临安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复用前韵 题叶子宁林巢 德甫知丞大夫惠诗见招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餐 护书匣 撇却 少年老诚 业字旁的字 角鹰 凿结尾的成语 血字旁的字 脚踢拳打 非字旁的字 上根大器 覃均 折文旁的字 悲从中来 雨字头的字 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纠的词语有哪些 不教而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