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1: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1:15:39
临江仙(次韵尚书兄送别)
枝上子规催去旆,柳条偏系离情。
片云留雨锁愁城。不堪明月夜,寂寞照南荣。
莫作东山今日计,风雷已促鹏程。
功成来伴赤松行。却寻鸿雁侣,尊酒会如星。
枝头的杜鹃鸟催促着你离去,柳条轻轻系住了我的离愁。
片片云彩留住了细雨,锁住了愁苦的城池。在这明月的夜晚,
寂寞地照耀着南荣。不必再考虑东山的计划,
风雷已经催促着我飞向远方。等到功成名就,我会与赤松同行,
再去寻觅鸿雁的伴侣,举杯畅饮,如同星辰般闪烁。
“东山”出自陶渊明的《东山之志》,象征隐居生活;“鹏程”源于《庄子》,意指志向远大,追求理想。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清丽见长,尤其擅长抒情作品。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离别之情与对未来的憧憬,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李弥逊的《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枝上子规催去旆”引入,杜鹃的叫声成为了离别的催促者,表现了离情的迫切和无奈。接着“柳条偏系离情”,柳条的柔软和婉约与离愁相映成趣,既有依依惜别的情感,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非常讲究,雨云与愁城的结合,通过“片云留雨锁愁城”这样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阴郁而又压抑的氛围。明月照耀下的南荣显得格外孤寂,似乎在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随着情感的发展,诗人转向对未来的思考,提到“莫作东山今日计”,暗示着不必沉迷于眼前的困境,而应放眼未来。最后两句“功成来伴赤松行,却寻鸿雁侣,尊酒会如星”,则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向往,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整首诗不仅在情感上层次分明,且在意象上丰富多彩,展现了李弥逊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深刻地反映了唐诗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
诗中“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风雷已促鹏程”中的“鹏程”寓意是什么?
诗人希望在何时与赤松同行?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对离别主题的不同处理,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