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 陈星伯属题万千一室填词图,即以赤城旧句发端》

时间: 2025-04-27 04:01:15

诗句

四海十年兵不解,锦城弦管纷纷。

花间才调旧知闻。

闲愁飘别雨,幽梦锁巫云。

忽忆蘅皋三月暮,江南何限芳尘。

断肠句里谱深颦。

桐阴迎夏簟,竹露滴秋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1:15

临江仙

作者:邵祖平 〔当代〕

原文展示

四海十年兵不解,锦城弦管纷纷。
花间才调旧知闻。闲愁飘别雨,幽梦锁巫云。
忽忆蘅皋三月暮,江南何限芳尘。
断肠句里谱深颦。桐阴迎夏簟,竹露滴秋根。

白话文翻译

整整十年,四海之内战乱不断,锦城的乐声依旧热闹纷繁。
在花间的曲调中,昔日的知音仍然萦绕耳边。
闲愁如同细雨飘洒而下,幽幽的梦境锁住了巫山的云雾。
不禁想起蘅皋的三月傍晚,江南的芳菲尘埃真是无尽无穷。
在那伤感的诗句中,谱写着深深的愁苦。
在梧桐树阴下迎接夏天的凉席,竹子上的露珠滴落在秋天的根部。

注释

  • 四海:指天下或整个国家。
  • 锦城:指成都,因其繁华而得名。
  • 弦管:指乐器,象征音乐。
  • 闲愁:无所事事产生的忧愁。
  • 蘅皋:指古代竹林或菖蒲生长的地方,常用于描绘江南的美景。
  • 断肠句:形容非常伤感的诗句。

典故解析

“蘅皋三月暮”出自古代诗人的诗句,意指春末的美好时光,表达对江南景色的思念。古人常用“江南”来象征美丽、柔情的地方,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祖平,现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音乐、自然和情感的描绘,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开篇即提到“十年兵不解”,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也让人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而“锦城弦管纷纷”则转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动描绘了锦城的繁华与热闹。接下来的“闲愁飘别雨”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整首诗在时空之间游走,既有对江南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事沧桑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四海十年兵不解:战争的持续意味着人们无法安宁。
    2. 锦城弦管纷纷:尽管外有战乱,内部的文化生活依旧繁荣。
    3. 花间才调旧知闻: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4. 闲愁飘别雨:忧愁如雨,轻柔却渗透人心。
    5. 幽梦锁巫云:梦境被美丽的景象所锁住,意象丰富。
    6. 忽忆蘅皋三月暮:对江南美景的回忆,触动情感。
    7. 江南何限芳尘:江南的美好似乎是无尽的。
    8. 断肠句里谱深颦:感伤的诗句与愁思交织。
    9. 桐阴迎夏簟,竹露滴秋根: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四季变迁与生命的流转。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不安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 江南:象征着美丽、温柔与和平。
  • 雨、梦、云:自然意象与情感的结合,体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四季:通过变化的自然景象,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四海十年兵不解”中提到的“兵”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军队
    D. 民众

  2. “锦城”的指代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成都
    C. 南京
    D. 杭州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与《临江仙》中的怀旧情感相似,但前者更显直白,后者则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和魏衍同登快哉亭 和魏衍三日二首 和王子安至日三首 和王明之见寄 和苏公洞庭春色 和沈世卿推官见寄 和秦太虚湖上野步 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 和蒲左丞有美座上观雪二首 和南丰先生西游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诚挚 弄令 秃宝盖的字 三轮儿 火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沦殄 包含哄的成语 不安于室 细嚼慢咽 彑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包含纽的词语有哪些 卖空买空 寿享期颐 兄终弟及 瞿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