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4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48:41
疏散永无事,不眠常夜分。
月中松露滴,风引鹤同闻。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这个宁静的秋夜,我独自坐着,心中没有纷扰的事情,不眠的时间总是漫长。月光下,松树的露水滴落,微风轻拂,带来了鹤鸣的声音,仿佛与我同在。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松树和鹤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姚合(约公元780年-约842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乐天,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他在政治上曾有一定的成就,但大多数时间致力于诗歌创作。姚合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秋中夜坐》创作于秋季的一个夜晚,诗人在静谧的夜色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孤独,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内心的淡泊。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味,四句诗的结构紧凑,意象清新,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疏散永无事”,以一种闲适的姿态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境界,仿佛在描绘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接着“月中松露滴”展现了秋夜的自然景象,月光下的松树和露水形成了清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最后的“风引鹤同闻”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空间的立体感,读者能感受到风的轻拂与鹤鸣的悠远,仿佛置身于这静谧的夜晚之中。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雅的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唐代诗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我的认知。
诗中提到的“松露”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松树上的露水
C. 松树的一种病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现秋夜的宁静?
A. 描写风的声音
B. 描写繁忙的城市
C. 描写秋天的丰收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C. 对战争的反思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姚合的《秋中夜坐》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的静谧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虽同为夜景,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姚合更显出淡泊而宁静的心境,而李白则流露出浓浓的乡愁和思念。